第四十五章 院试结束[第3页/共3页]
将思路收回,徐明远拿起水囊喝了一大口水,晃了晃脑袋,将五篇策论按挨次整齐叠好,拿出诗赋的题目,开端看了起来。
北方诸藩镇因为抵挡北黎草原铁骑,各军镇已稀有十万之重,而宿卫的长安的兵士却不敷十万。如若北方诸镇生背叛之心,而其他诸镇来不及驰援,则长安危矣。
坐在前边的李川先对于徐明远的行动也是有些讶异,不过见过了徐明远昨日的试卷,他对徐明远还是有着不小的期许,不由稍稍前倾了一些,看了一眼徐明远的试卷。
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徐明远便是开端清算东西,本日还是是他第一个写完。
能够说一方节度使,既有其地盘,又有其群众,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把持一方。
当他看到徐明远试卷上最前边的论皋牢州之乱,也是不由笑着摇了点头,不过顿时认识到本身的失态,忙是敛去了嘴角的笑容,稍稍端坐了一些。
在他们看来,徐明远连诗赋都这般随便对待,看来是真的对此次院试不做尽力了,或者说是连挣扎都放弃了。
大宛藩镇轨制实施已稀有十年,为制止边倕各别族的进犯,大量扩大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各藩镇本来只掌地区军政,但十几年前开端,权力逐步变大,管民政、财务,把握全数军政大权。
东海畔独立一孤城,立于地名云中。
半个时候后,一声钟声响起,徐明远坐起家来,待那两个小吏将试卷都收走了,和那监考官员走出考堂以后,便是背着早已清算好的竹箱向外走去。
最后一篇关于大宛各道藩镇的利弊,徐明远直言北方诸镇盘据一方,如若不及时按捺此风,恐各道藩镇竞相效仿,藩镇盘据,则朝廷再无权威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