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辅国权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策国之大事[第2页/共3页]

徐明远本年刚和师父在北黎的草原上逛了一圈,一起所见,不得不说北百姓风之彪悍,草场之肥美,马匹之雄浑,皆在大宛之上。

并且北黎草原多么宽广,一旦北黎往北撤去,大宛又如何能够支撑数十万将士的粮草补给。

徐明远从大殿里侧门出来,里边另有两间屋子,他和他师父一人一间。

徐明远伸手扶住差点向前扑去的周斌杰,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有些忧?的轻声问道:“这辩论不会就在这石坪停止吧,现在时候还早太阳就这么毒了,再过会不得被烤焦了。”

徐明远伸手挡了挡有些刺目标阳光,在人群里找到了昂首看天的白墨楼和站着都快睡着的周斌杰。

本日的书院门口停了几辆富丽的马车,看马车上显眼的印记,便可晓得这马车仆人身份之高贵。

转眼间已是三日畴昔,明天便是书院的每月一次的辩论的日子,徐明远换了件半旧青衫,一早就到了书院。

散学后,他和白墨楼、周斌杰三人又是招摇过市的出了书院,换了家酒楼,喝了个半醉,才回道观。

徐明远把曾夫子给的两本书放到书桌上,把油灯挑亮了些,这才坐下当真的翻看起那本还没有看完的策论百篇。

这篇策论辞藻富丽,煽动性极强,能够呈现在这本书中,申明也是名家所言。如果不晓得北黎环境的人,说不定会看得热血沸腾,感觉拎着把菜刀就能把那些未野蛮的草原蛮子斩于马下了。也不知当年几次无疾而终的北伐,是否和这有关。

徐明远把剩下的五十策一并看完,然后放开纸笔写了一页小楷,这才吹了油灯躺下睡觉。

进了蜀州城,在路边小摊花三文钱吃了碗凉粉,徐明远便是半晌不敢担搁的赶往书院。

第二天朝晨,天刚蒙蒙亮,徐明远便是起床了。他先到山下河里挑了两桶水到水缸,简朴洗漱了一下,练了一会剑,接了又坐在门槛那抠脚丫的师父丢来的酒葫芦,踏着“下山”下山而去。

徐明远没想到只是书院的一次辩论便能让一州刺史亲身到临,更稀有位城中权贵相伴,可见这辩论受正视的程度。

道观正殿供奉着一座泥塑的太上老君神像,因为年代长远,徐明远师徒又不加补葺,上面的彩绘已是脱落了很多,显得有些败落。殿中除了一张供桌,两张蒲团,再无他物。

策论写的是时务策,写的是对于时下的一些时政、稼穑、民风的观点和战略。

进了书院大门以后,有一处平整青石铺就的宽广石坪,此时已经站了很多书院门生。而石坪旁的一棵十丈高的老槐树下,此时摆了十几张太师椅,另有两张矮几,几上笔墨纸砚齐备。

待到钟声再响后,等曾清怡出去了一会,徐明远才是快步向着桐院走去,他才不想像昨日那般被世人视作眼中钉。

徐明远俄然明白,这些年跟着师父云游天下,走遍了大宛和周边诸国,要说对这天下的体味,恐怕真没有几人能比得上他。更不消说那些远游都不出剑南道的弱质墨客了。

到了桐院,徐明远径直到厨房炒了三碟小菜,饭是书院的食堂送来的。三人坐在梧桐树下吃了午餐,徐明远刷了碗筷,又提了一壶凉茶,才是满足的躺在了树下的躺椅下。

看来是明天的故事讲得好,另有那一式飞剑的引诱充足强大,以是明天曾清怡也没找他费事。

书虽多,房间却不显乱,分门别类的书卷占有了房间的绝大部分空间,却让人感受井然有序。如果有识货的人进了这个房间,必定会被那一本本随便放着,却能够是前朝孤本,贵重古籍看花了眼。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