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花郎(3)[第1页/共2页]
但为了大局和秦国,她又不得不对邹亮委以重担。这是她作为帝王的无法和冲突,也是她作为君主不得不接受的权力之重。
“你起来发言,在朕面前,不必老是跪来跪去的。”
“陛下那里话,臣能为陛下尽忠,是臣的福分!”
白胜男的一句功臣,让邹亮羞红了脸,抚心自问,在与李瑞苟合的时候,他没说过几句女皇的好话。夏月宫变的时候,他固然明面上没有参与,实际倒是煽动御林军叛国的首要助推力。女皇回朝后,他又为了自保,投奔了司徒林,出售了李瑞和五殿下,还直接害死了帝师周耕,他自认是个不忠不孝的十恶之徒。
“本日小朝会散的早,陪朕聊到现在的六位都是朕信得过的人。”冷峻的眉眼微挑,纤细的手指捋捋鬓角,白胜男暴露含笑,柔声道,“以是和诸位申明也无所谓,正二品刑部副尚书季洵现在不在宫里,他接管朕的密令,出去完成一件奥妙任务。”
“陛下情愿给臣第二次机遇,臣此生就是陛下忠厚的臣子,臣发誓,此生绝对不叛变陛下,哪怕被敌国活捉,哪怕敌国开出高官厚禄,臣都矢志不渝,死报陛下之恩!”
“邹大人有话要说?”白胜男用心忽视他眼中的泪花,笑道,“邹大人如有话对朕说,等他们几个都回家了,你留一会儿再跟朕说,免得他们几个听了去。”
拍了拍他的手臂,白胜男朗声道,“你是功臣!在坐的诸位,都是功臣!”
收到嘉奖圣旨的那一天,他叩送传旨公公分开后,瘫在地上不成思议的将圣旨翻来覆去的看了不下几百遍,直到第二天去礼部上任,才确信统统都是实在的。
“邹大人,本年春季的科考结果不太好,评来评去,只挑出八个能用的新人,还都是南方士子,朕内心多少有些绝望。特别是对北方六重镇士子的阐扬,非常不成思议,按理说,我们秦国野蛮最早的就是北方六重镇,他们应当更知书达理才对。”
当晚,司徒林等人分开后,邹亮留了下来,他将深埋心底的惭愧和痛苦,尽数在陛上面前哭诉了出来,白胜男听着他的哽咽和声声忏愧,并没有生出些许想要谅解他的意义。
是的,她从没有谅解过邹亮!
关于北方士子的测验状况,邹亮曾写过满满一本折子上奏,白胜男当真的浏览了他的阐发,但总感觉没有说到底子。
“北方城池二十不足,朕只去过六重镇之一的克州,其他五城确切有待体味。朕想抽出点时候来,去北方看一看,逼真体味一下北方的学子到底如何了,也看看北方的耕地、风土,你情愿陪着朕一起去吗?”
白胜男求贤若渴,巴不得此次科考能够选出三五十可造之才,但实际老是不尽如人意。
邹亮并没有扩大忠心,自陛下宽恕本身后,他就下定决计此生毫不再易帜。即便陛下不再真的信赖本身,也至死不渝!
自嘉奖了邹亮后,白胜男便从不在任何人面前透露对他的恨意和讨厌,以是现在她说的期许之话是发自肺腑的朴拙,也是给邹亮套上的无形桎梏。
回想着在北方的见闻,邹亮微微点头,“陛下,臣私觉得,北方虽是我国野蛮最早的地区,但我国文明文明之程度均受刘氏影响较重,北方自古在间隔上与刘氏甚远,受教诲程度和提高度远不如和刘氏相邻的南边和西部。臣不是在表达地区轻视,臣去过北方,感受……如何说呢,感受北方人的骨子里,有一点点封建,或者用固步自封来描述更加贴切。”
“陛下,臣……”
本年秋试,邹亮作为北方地区的主考官,也发明了士子们的题目,他们仿佛对题目标了解有些偏差,下笔非常仓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