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越石[第1页/共3页]
陆遥不敢稍作怠慢,当即起家恭敬见礼道:“是!”
几名大汉对视一眼,立时便迎上前去。
稍作策画,陆遥便猜测出了整件事情的颠末:想必是前rì胡人小股军队突袭长平,在城内大肆劫掠搏斗,何云与村民们不幸落入胡人手中。刚才刘琨刚巧经此。他的部下尽数是以一当百的jīng锐,等闲便将反叛的胡人杀得一干二净。
陆遥扑击的线路正从白袍人身边掠过。将将距白衣人三丈许远处,但听得他哈哈轻笑。也不见有何行动,只是袍袖微微飘荡,一股长鞭自袖中如乌云般飞出。
陆遥单手一提缰绳,马儿嘶鸣一声直立而起,间不容发地避过两刀。待马儿一双前蹄落下时,陆遥已不在顿时。他借战马腾起之力跃起,将手持双刀之人远远甩开,持续直扑那向着何云拔刀的大汉。
在途中,他切身经历了行军的艰险,亲眼目睹了因战乱而流浪失所的百姓惨状,胸中忠愤之气彭湃,遂有千古传播的诗篇《扶风歌》。《扶风歌》的辞句并不jīng致,只是信笔倾诉罢了,但是其沉痛悲惨之气动人肺腑。这是陆遥宿世最爱好的诗歌之一,几次吟咏过无数遍,印象极其深切。
却见那大汉手中弯月刀回旋,刀锋过处,绳索纷繁断裂,竟然并非是要取何云的xìng命,而是将他挽救了下来。
而当刘琨的部下正要将捆缚众俘虏的绳索堵截时,本身俄然冲进城内,却完整曲解了。
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乃前汉中山靖王以后,帝王苗裔,家世崇高。其人少年时就有俊朗之名,又以雄豪著称,曾与陆士衡公、陆士龙公并居“金谷二十四友”之列。而后朝廷诸王争权,天下大乱。刘琨弃笔从戎,展转诸王阵营,终究成为东海王司马越麾下重臣大将。
“你们……你们不是胡人?”这句话出口,陆遥本身都感觉有些难堪。
“好吧!”刘琨挥挥手,侧近保护们立即就将陆遥和薛彤放开了。
“你技艺甚佳,是并州州郡兵的军官,又重袍泽之情。很好!”他谛视着陆遥,傲岸的眼神中仿佛带着几分赏识:“朝廷已授我并州刺史、护匈奴中郎将之职,镇抚并州九郡。刻下的急务便是剿除匈奴兵变,正乃尔等建功立业之时。陆遥,我允你与薛某等人帐下效力,马上随我出发!”
“中间……中间莫非……”陆遥咽了口唾沫:“莫非姓刘?”
固然思路连连,陆遥答话并不迟延:“越石公乃我朝柱石,威名远扬,我虽僻处边荒,也曾听得传诵。今rì得见,方知越石公神采一如往昔。”
本来是个曲解,何云那小子没事。陆遥松了口气,
“本来如此,你倒故意。”刘琨微微点头,伸手摸了摸颌下乌黑光芒的须髯,颀长的手指上一枚碧玉扳指甚是夺目:“那你是何人?又为何会打击本官的部伍?”
此中一人双足蹬地,冲在最前。他的姿式极古怪,竟然紧贴着空中,身形掠过处,草叶纷飞。陆遥更不与他胶葛,见他身形贴地,一提缰绳便要跃马而过。那人发一声喊,手中两道银光乍现,卷地削向马足。
“我乃并州军余部,姓陆名遥字道明,只因败北流落此地。这位是同僚薛彤。”陆遥答的缓慢,毫不踌躇:“阿谁受伤被缚的是部属军士何云,我误觉得那位大人持刀是要伤他,情急之下,方才冲犯了越石公。”
固然四肢有力倒地,陆遥的心神却很复苏,他顾不得自家安危,极力去看何云地点的方向。一望之下,顿时傻了。
薛彤吼声如雷,挺刀来战。那几名黑衣人一时被他闹了个手忙脚乱,便阻不住陆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