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2页/共2页]
“回陛下,此前陛下南征,太子监国,时价选调郡守。崔司徒收受数十人财物,承诺保举他们做郡守,而崔司徒所荐之人多是些慵懒无能之辈,太子明察,因此回绝了崔司徒的建议,欲选朝中有经历的臣子做郡守。谁知崔司徒却私行做主,刚强己见,未等太子殿下同意,便将那些人派出任职。还放言道,这是陛下您给他的权力。这等疏忽太子的决定,这又何止是不敬啊,陛下!”源贺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禀明,直为太子拓跋晃打抱不平。
拓跋晃一大早便携高允一同奏启。为了包管高允安然,自高允昨日当值返来,便被拓跋晃留在东宫过夜,会商了《国史》一事。
(注释:《国史》分为《先帝记》、《今记》、《太祖记》多册。)
拓拔焘眉眼之间异化着一抹淡淡的哀伤,步子缓了很多,看似非常沉重,继而藏匿了行迹。
次日。
走至宫门前,拓跋晃又对高允交代道:“过会儿,本宫陪先生一起面见父皇。先生就照昨晚本宫交代先生的话说,也答应以保住先生一命。”
杞品德渐渐的捡起奏折,用衣袖拂了拂灰尘,抬眼瞥见太子携高允走近殿内,便起家对拓拔焘轻声说道:“陛下,太子他们来了。”
除了崔浩、闵湛、郗标以外,执笔高允、散骑侍郎张伟、著作郎宗钦等数百名官员也在名列之上。此时,朝上已去了大半,变得稀稀少疏,冷冷僻清。
拓拔焘左思右想,晓得高允清风亮节,拓跋晃又极其正视,心中不免也摆荡了一下。现在,拓拔焘心力交瘁,满脸倦怠,舒了一口气对尉迟元说:“就照太子所言办吧!朕累了,想归去歇息歇息。这里就交给太子吧!”
“臣冤枉啊,陛下!臣没有对太子不敬啊,臣只是,只是……”崔浩现现在是百口难辩,有口难言。
“晃儿,可有此事?”拓拔焘有些质疑。
“回父皇,确有此事。只是崔司徒家中,三代为臣,崔司徒又深得父皇宠任,儿臣便没有放在心上,但愿崔司徒能自省才是。”崔浩虽有大才,却侍宠而骄,拓跋晃多次劝言,崔浩仍不改过,拓跋晃对其并无好感,故而暗里里与崔浩的友情并不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