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凤影空来》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十、德音莫违8[第1页/共2页]

目睹着燔柴已毕,可东始修却没有洗手上香之意,而是回身面向阶下百官,朗声道:“本日祭天,朕有一事要昭告六合。”

祭天共有迎帝神、奠财宝、进俎、行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九道典礼。

乐声里,天子祭六合拜神明,阶下百官亦跟从膜拜施礼,一样一样跟着太常卿的唱诵步步做来,如此两个时候后才算是完成了典礼。

在恢宏婉转的钟声里,身着祭服的东始修跨步而来,行动之间自有一种仰吞六合的气势,在他身后,一人麻衣如雪,端倪清远,萧萧肃肃,卓然若仙。

圜丘上天灯高悬,照得坛内透明,却又燔香环绕,显得缥缈昏黄。

元鼎三年十一月,曾经权贵的五大师族,瞬息间便倒了梁、凤两家,并管宣、朱礼、周栗三位大臣撤职斩首,马准、秦高、刘良、王清安、田承五位大臣撤职抄家。

至此,已无挽回。

《东书·本纪·威烈帝传》载:元鼎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冬至。帝于祭天大典封七王七国,自此天下分别九州。冀州皇王,闽州宁王,雍州丰王,北州白王,幽州华王,青州风王,商州南王。帝御祈、云二州。

皇逖兄妹几人也面面相觑,不明以是。

连铁骨铮铮的严玄都如此,群臣还能说甚么,圜丘之前静肃如渊。

语毕即跨步拜别,身后东始修还是耸峙殿中,悄悄的,好久后,他的轻语在殿中悠悠反响:“是善因还是恶果,千秋以后自有定论。然纵天下人诟之朕亦如是。”

可东始修起家,将手中圣旨往燎坛上一放,顿时火舌一勾,半晌便化成灰烬。然后他回身,再自玉言天手中取过另一道圣旨,左手高举,道:“此封王圣旨存于凌霄殿内,凡东氏子孙不成违逆,六合神明共鉴!”

东始修步上圜丘,乐手们奏起“始平之章”,然后在婉转的乐声里,祭天大典开端。

而后几日,天一向沉沉的难见阳光,显得格外的阴冷而压抑,也在如此的氛围下,工夫寸寸的溜,一个回身抬首间,便发明已到了冬至。

※※※

冬至,是一年的大祭之日。

“玉师,天下臣民拜朕时总呼‘万岁’,可朕晓得一百岁也活不到,世上没有甚么千秋万世,一样也没有永久的一家天下,更没有哪一个王朝能万世不崩,天然也没有万世的承平。”东始修望着存着圣旨的白玉盒,神情间有着一种超然的安静,“若几十年、几百年后,东氏有不肖子孙苛虐天下,又或子孙无能把握七王,那他们也不配坐在玉座之上。当时,我甘愿是我们八人中的后代来改朝换代,起码我们辛苦打下的天下还是是在我们的子孙手中。”

在东始修封王之初,七王七州分以七个方位环立于祈、云二州,七州面积相加也还要稍逊于祈、云两州的面积,只是在后代变迁里,七国的方位、面积也有了窜改。而祈、云两州今后又合称为祈云王域。

十一月十四日,文武百官皆是半夜即赶至效外的圜丘,皇逖、安好远、白意马、华荆台、南片月自不该说,便是奉旨养病的丰极、闭门不出的风独影亦都与百官一样正装朝服,静候于圜丘。

而皇逖、安好远、丰极、白意马、华荆台、风独影、南片月七人倒是表情庞大非常。封王授国,多么尊荣之事,可他们现在杳无忧色,仰首望着圜丘之上的东始修,心底里升起哀伤与苦涩。

他让本身的儿子帮手帝室,他以本身的著说教养七王以后,为的不过是让这大东王朝能持续悠长承平。

三层圆台的北面正中为皇每上帝神牌位,其下一层东西两侧别离是日月星斗云雨风雷牌位。各神位前皆供着玉、帛、牛、羊、猪、酒、果、菜肴等祭品及各礼器。圜丘的台阶下,东西两侧设有编磐、编钟、鎛鼓、箎、箫、埙、笛、琴、笙、瑟等乐器,现在乐手整齐摆列,显得庄严持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