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剑定海[第1页/共4页]
因为月末停止较武,于李岩这一届入门弟子特别首要,半年前已不必参与早课,只需自行练习。这一日雪后凌晨,李岩以上重楼的轻功上到坐忘岩,运转锻骨劲的内功十二转,又练了一遍风入松剑法,只感觉浑身舒泰,日头却也升了上来。旬日前李岩做完这一轮功课,日头起码高上半杆,由此可见轻功、内功均略有进境,至于剑法,若非江九风一再警告“剑法并非越快越好”,李岩连剑法也能够舞得更急更快。
江九风任凌云派传功师父已有十余年,亲身传授过的弟子少说也有一二百人。在传授的弟子中,普通来讲,机变矫捷的弟子轻功、剑法极易精熟,却不肯下苦功练习锻骨劲;而肯下苦功练习锻骨劲的弟子,轻功、剑法却又很难有较高的成绩。平时想来,江九风也唏嘘不已,是以有李岩如许的弟子,暗里倒是极其欢畅的。
问道坡任侠居内,于九音盘坐于室内独一的蒲团上轻抚长剑,旧事一幕幕走上心头,往昔的任侠称心、恩仇情仇,本来隔了这么多年,仍然不能淡去,即便是原觉得已经再也不会想起,或者说决计不肯想起的旧事,仍如昨日产生一样清楚。于九音拔出“定海”,但见乌沉沉的剑刃仍如十余年前那般低调,一丝锈迹也无,想是有人耐久保养之故。
问道坡非常偏僻,周、李二人发挥轻功行了约一刻钟才到。问道坡不似其他师叔驻处,门人弟子浩繁,只要一个小童服侍。小童通传毕,引二人入内。只见一人立于阶前,神采不见喜怒,双目腐败,长须随风而起,自有一股傲岸风韵,只是看身形气味却像教书先生多于武学宗师。
这时从山后转出一群人来,为首一人倒是生的一表人才,倒是满口阴损:“哟,张大蠢还在这里勤奋呢,就你也配作入室弟子么?老诚恳实做个外门弟子,好让我爹给你安排个好差事。”说到“好差事”的时候用心进步了调子,周边的人都跟着笑了起来。此人倒是个山下的二世祖,名唤张敬诚的,他爹是山下的财主,厥后又帮凌云派采购粮食,向来是看不起张大通的,之前欺负得惯了,只是见张大通上山以后学武非常尽力,不由得又嫉又怒,常常找由头挖苦一番,这类心机倒是奇异得很。
这一日午后,李岩与同住的张大通对拆剑招。说是对拆,底子就是李岩给张大同指导剑法。张大同是山脚下的农夫后辈,与李岩同龄,父母感觉乱世当中一技傍身非常首要,便送他上山习武,因离得近,常日里还能够下山帮家里做工,只是下月就要较武,张大通迩来也不下山了,只是缠着李岩熟谙剑法。他本就资质普通,练习剑法进境颇慢,只是凌云派向来与周边山民干系不错,感觉传授其一技傍身也是一件功德,便任由他们在山上学艺罢了。张大通练得甚是刻苦,剑法虽不成,因为整日价上山下山,轻功倒是不错,上重楼便称不上了,没有举重若轻的功力,真上个楼指不定就给压塌了,用来赶路倒是一把妙手,且农家后辈筋骨尚可,锻骨劲倒是很有进境。
观星崖天枢别院为九嶷真人私居,除却措置门中事件需在凌云峰凌云大殿以外,九嶷真人便长居此处。此时九嶷真人听得周青冥回报结束,道:“这么说于师弟指导了李岩剑法?”周青冥道:“是。”并详细描述了当时景象。九嶷沉吟半晌,对周青冥道:“我明白了,你退下帮手你张师伯筹办较武吧。”周青冥告别退下,自去不提。
对李岩而言,同一届入门的师兄弟人数算多的了。概因十年前乱世尚未到临,当时世人重文而轻武,世家富户以荏弱为美,布衣百姓以读书为晋身之道,且朝堂曰侠以武犯禁,武力为祸乱之底子,乃至于乱世到临,世人饱受苛虐竟有力抵挡,习武之人方垂垂多了起来。李岩于入门之前的事情已记得不大清楚,只知地点村落为乱兵所掠,若非曲九云师叔颠末刚巧救了李岩,全部村落将无一人幸存。曲师叔见他根骨不错,身材安康,于兵乱、冻饿之余竟不也未曾抱病,算是习武的好苗子,便将他带回凌云,一晃十余载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