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负阴抱阳[第3页/共5页]
龙虎山上的天赋妙手,即便不是张少阳本人也必是与他靠近之人。李岩不敢粗心,赶快起家说道:“不知是‘正一教’哪位前辈驾临,鄙人李岩有礼了。”那人也不言语,袍袖一抖,一疏松针向李岩所立之处袭来。松针来势甚捷,转眼即至,却没有带起一丝劲风,星月微光之下,松针便如同那人身形普通难以捉摸。
李岩前次在天一阁与常妙真神识相通、功法合流,天然是清楚行功线路的。“负天绝云”修炼时较为特别,乃是起于背心“灵台”,以后沿着督脉的“陶道”、“大椎”一起上行至顶门“百会”进入任脉,再沿着任脉一起向下,经过中下丹田淬炼以后经“会阴”入督脉,经“尾闾”向上最后回到“灵台”,完成一次小周天。这是第一条“六合之桥”关卡,完成以后阳气自升,循环不定,任督二脉沿线诸穴气味充盈,再沿着与任督二脉订交的穴道走向诸端庄、奇经,终究真气会与“灵台”,此乃大周天。而“琴心三叠”则是从”会阴”起,向上连经下、中、上三处丹田,经“百会”入督脉,沿背脊一起向下至“会阴”完成一次小周天,阴气自升,以后连通端庄、奇经的门路也是完整相反。
直至前次两人在天一阁功力融会,李岩阳劲在常妙真经脉中流转一周再返回,已变成阴阳调和以后的真气,使李岩对阴阳力道的了解更上层楼。只是毕竟不是自行练来的真力,经脉虽愈发安定,内力虽愈发凝实,但跟着功力运转,体内真元已再次转为方向于纯阳之力的元气。即便他对阴劲已有体悟,却因本身不具有这类力道,待利用时临时转换阴阳,不免留下运功马脚。要想无懈可击,倒是心不足而力不敷。
张真人未曾练过两门功法,只是从于九音处领教过“负天绝云”,传授常妙真时体味过“琴心三叠”心法,心中思惟体悟却比李岩如许习功数载的人还要多。李岩将《考注》翻看了一遍,又闭目将张真人关于功法的奇思妙想连络平时运功行气的实际景象细细考虑,这才明白本身与这等大宗师的差异。
那人的“缩地成寸”之术放眼江湖也是一绝,二十年前与号称“轻功天下第一”的“北盗”欧阳靖比较轻功,从幽州西山起,到京畿王屋止,一日之间在太行山脉难行之地竞逐千里,固然肇端是优势,但凭着气脉悠长与“缩地成寸”的玄门无双轻功,止在王屋山下时他间隔欧阳靖也不过里许。欧阳靖与他言道,以他内力轻功,再奔上两个时候便要被反超,足见他轻功高绝。现在他已尽力发挥,竟然不能摆脱一个后生小辈,心中不免激起好胜之心。
那人在先,李岩在后,始终差着十来丈的间隔。肇端那人还怕李岩跟丢,厥后见每一回身便被拉近些间隔,再也不顾虑,尽力前行。未几时两人都上了岸,李岩认得,白日里来过,天然便是山下的熊石镇了。虽已将近半夜时分,镇上行人仍然很多,另有很多夜市停业,那人在这类处所,更是将“缩地成寸”的轻功归纳到极致。李岩也不甘逞强,上重楼的悠长加上扶摇的轻灵,又用了“沧海踏月”的换气之法,体内“负天绝云”内力为根底,源源不断发挥到双足经脉,其速涓滴未减。刚好那人运气差了点,被几个成群结队的游人挡了一下,几个去处之间,竟被李岩拉近丈许间隔。那人也不恼,“哈哈”一笑,持续发挥轻功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