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初探天一[第2页/共4页]
李岩细心察看,发明每上一层的保卫都要强上几分,到了四层时随便放在江湖上也是一流妙手了,明眼一看便是越往上文籍约贵重的原因。常妙真带着三人走到门口,门卫先向她见礼,又道:“请师叔出示信物。”常妙真从囊中拿出一面玉牌交于他们,两人当真验了,应是没有偏差,却不还她,本身收了起来。以后每人从腰间拿出一枚钥匙,各在一个锁孔拧了半圈,这才听到一阵“扎扎”之声,不知是金是石的大门向一侧滑开,才对他们说道:“请师叔入室选阅。”
常妙真向三人略略表示,带他们一起进入,室内又缓缓合上。第四层所藏的经卷较着不如第一层那么多,只要七个比较大的书厨,上面贴着标签,李岩一个个看了畴昔,别离写着“道藏”、“掌”、“刀”、“剑”、“长兵”、“暗器”、“气”,除了“道藏”这一部分,其他的应当都是各种秘笈了。
楼梯旁的两名保卫见到常妙真引了外人上楼,神采却没有任何窜改,恭敬一礼,足见她的身份职位。常妙真向两人点头表示,这才引三人进入二层。从第二层起,想要看书便要进入流派以内,而流派之旁也增加了保卫。如此一向上到四层,常妙真这才止住。
常妙真领着他们先在上院一观,边走边说,闻听李岩此言,天然问道:“如何说?”李岩道:“这并非是一己之见,乃是我与流光城之主李湛李师兄切磋时所得。如果始天子能善待六国遗民,将之视为己出,事不至于此。及至二世,也一定没有挽回之机,当时天下战乱已久,苛虐已深,民气机定,如能施助孤弱,任用忠良,轻徭薄赋,约法省刑,又岂能有陈涉之乱。”
张大通、韩琦闻言,都明白岳阳的地步。昨日里还跟你一起称兄道弟的人,本日见了面又是施礼又是喊你“师叔祖”,当真不好过。李岩倒是如有所思,说道:“‘正一教’家大业大,分歧于小门小户,现在有张真人如许的大宗师坐镇当然不会有甚么题目,即便有甚么样的冲突,在张真人声望之下也能安闲化解。但张真人毕竟会化鹤而归,到了当时又会如何,是否另有人有充足的声望能服万千教众呢,谁也不知了。毕竟是靠‘人’来管理教派,还是靠‘法’来管理教派,常师姐想必已有定夺,故第一步重订‘高低尊卑’,以后定然另有呼应法律传出,让教众各守其职,如此‘正一教’才气即长且久。”
下院与浅显道观并无分歧,香客络绎不断,许愿还愿,人数之多,却非凌云可比了。实在下院范围比上院还大上很多,正一教的弟子在其间完整收起了江湖人的身份,待客彬彬有礼,尽显王谢大派的风采。别的还另辟有别院,专门供四周山民求医问药之用。李岩三人旁观了半晌,坐堂的老道较着医术不凡,望闻问切判定病因,针灸按摩写方抓药消弭困厄,半晌之间已打发数名病人。偶尔碰到一些疑问杂症,还要讲解与中间侍立的道人看。普通针灸按摩能处理的病症,老道直接让他们去了,偶有需求依方拿药的,银钱或给或不给,也都任其自便。三人偶听有人提及,便称道张真人仁慈,这才设下这处别院,坐堂大夫医术高超不说,代价还公道,碰到生存困难的山民还常常施医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