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兵燹再起[第4页/共5页]
李岩剑法练完,刚收势,便听得背后金刃破风之声,显是张大通又来偷袭。当下头也不回剑转“八千春秋”,剑尖化为千百繁星,剑身却似不动,“动”于“静”之间,时候便似停止普通,恰是“八千春秋”的奥义地点,李岩细心感悟杨岚所传之法,于此招贯穿得更深了一层。张大通第一次对上此招自是手忙脚乱,现在却已不知见地过多少次,自是识得短长,当下后退一步,抱元守一,使了一招“金风听蝉”。他现在“丛云刀法”已至大成,“燎原真气”也练得非常踏实,再也不是两年前人见人欺的山下农户之子。
于九音接着道:“十几年前我受杨烨所托,护送一众孤儿寡母远赴流光,实是不忍见这些老弱之人遭到凌辱,也曾与朝廷派出的妙手、兵马针锋相对,算是与流光有了几分香火之情。以后朝廷再无行动,想是感觉流光孤悬外洋,不敷为惧。但我想李湛雄才大略,这些年来必有异动,是以引发了朝廷了正视,因而朝廷要征集豪杰,剿除流光。实在说来,前朝固然不好,当前这个朝廷,又那里是中原的朝廷了,不过是北方燕国的傀儡罢了。北燕年年要求减轻赋税,除了强大本身,又何尝不是为了减弱中原。掌门师兄考虑及此,便欲直言回拒朝廷征召,但有几位长老却非常不满,他们以为当前楚王朝立国已近二十年,不管如何也算得正统,凌云既是中原武林一脉,便应呼应征召。因而便争论了起来。这些年来,很多人一向对掌门师兄任凭弟子出师,不接管朝廷封赏很有微词,是以表决之时,竟有多数站于师兄对峙一面。终究师兄力排众议,取了个折中的体例:任由各座师自行决定并选人下山,但只能以小我名义参与,不得妄称凌云一派的名号。这才停歇了下来。”
李岩根基未曾下过山,张大通也仅限于来往镇上,那里进过州城,看到任何未曾闻见的东西都目炫神迷。幸亏岳廉与二人交好,常常会与二人提及山下城镇的景象,是以倒也不至于无所适从。
第二日于九音送二人下山,最后叮咛对李、张二人:“山高水长,路上谨慎,如有危难,保命要紧。”两人再次膜拜于九音,于九音却头也不回的去了。此次一别,也不知何日才气再见,也不由欣然。但是两人毕竟是少年心性,到得山阳的玉泉州城,立即便被山上从未见过的物事吸引住目光。
又是一日雪后初晴,李岩已在问道坡后山崖山站了半个时候枪桩,打坐运转“负天绝云”内力十二转,直觉四肢百骸充满劲力,拔出剑来又使了一起“决浮云”,只感觉神完气足,涓滴无有疲累之感。
“燎原真气”讲究一点星火成燎原之势,肇端不强,一旦相持便如烈火燎原普通难当,而李岩的“负天绝云”向以澎湃浩大著称,二者内力订交,竟是一时难分胜负。如果存亡之敌,自是尽力以赴,直至分出胜负存亡,二人倒是极其默契,两边各撤内力,收起兵器。
接下来数日,李岩习枪练剑,打坐练气,忽而去找周青冥、司空等人参议技艺,倒也过得安闲。这一日他与周青冥斗剑,到三百余招也未分出胜负,周边一众师兄弟咋舌不已,忽听得凌云殿前的“无量”大钟响起五响,众弟子都晓得这是掌门人调集众长老议事的信号,当下统统弟子整饬兵器设备,于大殿前待命。目睹得各位长老不到中午进殿,到得戌时方出,以后掌门令传了出来,令众弟子各归本院,听座师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