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烽烟江湖录》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截江断流[第4页/共5页]

只是杨岚既然在敌手粗心之际占了先机,又岂能善罢甘休,在敌手“江海同归”如同铺天海潮的守势中,长枪游鱼般乘风破浪,本来刺向敌手咽喉的枪锋由实转虚,刺向敌手胸膛的枪锋由虚转实,但是因为要遁藏敌手招法,枪锋只是险险划过敌手左肋,形成一个半尺长的创口,顿时血如泉涌。这一下出招有“林”之规整,又有“雷”之迅捷,不止是招式收发由心,刹时心法转换,“龙虎聚散真诀”的内力应用也妙至毫巅。

看二人双枪碰触,都觉得又是“叮叮铛铛”一阵交击,不料第一击劲力还属普通,杨岚第二击枪力蓦地沉重倍许,竟将“血踪”格至外门。以后杨岚枪势陡变,本来的如风枪影归一疾刺,作迅雷之状,直击江照晚左肋马脚。本来杨岚见敌手蓄势将成,枪法高深之余唯有左肋受伤在前,微露马脚,便盘算主张,故伎重施利诱敌手,默运“龙虎聚散真诀”,内力真气一分为数,呼吸之间又合而为一,共同枪势,关头之时借力化疾风为迅雷,尽显“难知如阴”之哑忍机变。这一下看似浅显,实则是本身内功真气、调息搬运之法、枪法三者合一的顶峰之作。江照晚长枪被格至外门不及回收,肋下佛门覆盖于敌手枪锋之下,只得错身让开。他身形一动,本来固结的气流翻开了一个缺口,这一招“万流归宗”便被破去了。

第二日一早,三人做了些安插,断根掉三人陈迹,并捏造出江照晚外出的假象,但愿万一有人来找,能够瞒得过一时。李岩在崒干处学过一些反追踪之术,李湛、杨岚江湖经历丰富,倒也做的像模像样。

那边厢杨岚收回一箭以后身形一晃,便欲倒下,李岩离得近,赶快一把揽住,知她是脱力而至,便扶她盘坐,以“负天绝云”为她指导真气,返本归元。

杨岚“虎啸”与“血踪”一搭,便发觉对方枪上劲力未使足,“破军枪法”最善于对决这类心有旁骛之人,当下力贯枪身,半借敌手枪势,本来只是摸索的招式陡生窜改,枪尖灵蛇般抬起,虎口中衔着的尺半枪锋变幻出两枚枪头,在血红枪缨的飘洒当中一扎前心,一扎咽喉。如果浅显妙手这一下便要命丧当场,江照晚也当真是一等一的妙手,当年又常常见地到杨烨鬼神莫测的枪法,这下固然粗心,狼狈之余仍然以连使“江潮千古”、“江海同归”,两招都是“大江流”枪法中守势最重的招式。

李岩在旁看了,如本身以身相代的话,只能使出“不动如山”一起枪法,待敌手威势过后再作他想,至于敌手趁戍守之余再出“万流归宗”该如何破解,那便是后话了。

江照晚“大江流”也使得性发,枪势如滚滚江河,各种诧异绝艳的招法绵绵不断,始终针锋相对,翻翻滚滚便斗了一百五十余招,始终不分胜负。只是在李湛、李岩看来,杨岚已经逐步占有主动,且“破军枪法”一旦占有主动,便如两军对垒普通,必定将上风不竭扩大。

江照晚以肋下受创换得不失先机,枪化浑圆,后退之余布下三重劲气,恰是一招“江河叠浪”,其间暗潮涌动,敌手如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