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归途生险(一)[第1页/共2页]
一旁的府兵们听着都来了劲,两千里的路途,近一半的路是古板的砂石戈壁,能有这么个容色姣好性子讨喜的小娘子随行,即使说不上话,每日瞧在眼里,赶路也多些精力头。遂有人起哄道:“都尉便应下吧。”
约莫时至晌午,初夏大漠中的太阳已是暴虐,马跑得口中溢出白沫,人也在马背晃得眼冒金星,热汗与盗汗瓜代****衣裳。
风灵正在内心拿捏着要如何答他才好,户曹衙门的屋内走出两人来,前头一个矮矮胖胖的约莫是记室,手中拿着纸笔来盘点府兵人数,一面走一面大声呼喊:“往沙州去的唐兵安在?”
风灵俄然起意,满面堆笑厚着脸皮道:“既然延都尉也要回敦煌去,不若捎上我同去,风灵毫不会给都尉添费事,军中杂活亦可担。路途悠远,险难丛生,只求都尉庇护一二。”
拂耽延点点头,回身便走开去,再不看她一眼。
接后,风灵在高昌城的阛阓中混迹了整三日,开市而出,闭市而归,将西州大店铺凡是的模样、行商端方,皆摸查了一遍。此处商户间货资清理惯用布帛、萨珊银钱、拂菻金币,也有大唐的开元通宝,少数大宗高额货色也有以金饼结算的。
记室将放归文书还予风灵,“小娘子的过所亦马上盖印。”
暗里一策画,她心中大定,那些商家与康达智一样,收了布帛为货资,因不事布锦谋生,撤除兑付课税外,大多囤积于库中,她将那些布帛尽数收了来,再加上自家运送些上品,足能使她在西州的买卖扩大开来。
“延都尉勿要信口浑说。”遭他冷言回绝便还罢了,偏拂耽延话里还夹枪带棒的,全然不似以往的淡泊端肃,风灵岂有不恼的,反唇相讥道:“我单身一人便是逃婢,这贩子上四周是孤身的女子妇人,难不成都是逃婢逃妾的?”
拂耽延向众兵横扫过一眼,起哄的立时都闭了口,他转向风灵冷声道:“顾娘子不必陪侍平壤县伯回处密了么?”
记室接过文书,展看重新至尾细细看过一遍,拱手向拂耽延禀道:“仆婢放归文书,有平壤县伯的朱印,请都尉过目。”
风灵正面赶上,遁藏不及,只得端起笑容上前施礼,“延都尉,可巧可巧。”
说着她将文书并来时的过所递至记室手中,“劳烦这位官家勘验,若无疑问,还请发放过所。”
风灵重堆了笑意在脸上,向那记室道了谢,转头瞥了拂耽延一眼,心中犹是忿忿。
摆布沙州与西州之间仅一条伊吾道可通,没有走岔的理,风灵此时倒并不孔殷,不慌不忙地收好过所,纱帛缠开口鼻,不紧不慢地尾随而去。
府兵的步队终究缓了下来,茫茫荒漠上呈现了一片高凹凸低形状各别的土墩子,土墩子在地下投下些许暗影,稀少的细草一丛丛地挤在暗影中。
此时城门初开,尚无多少行人过往,百名沙州府兵已在城门口勘验了过所,催马出城。风灵赶至城门口时,一队府兵的身影将将消逝在官道上扬起的沙尘中。
“都尉有无浑说,只需将你来时的过所拿来一验便知。总不会来时是官家侍婢,仅一日之隔便成了商客,便是商客,你一女子,按大唐法规,也是不得孤身上路的。”记室被吸引过来,将点算府兵之事撂在了一旁。
记室蓦地想起这事,一拍脑袋,收好风灵的文书,“都尉莫急,这便点算完。”
背面的阿谁身姿卓群,虽未着寸甲也能瞧出是名武官,众府兵见他出来,都往两边退散开,自行集成了队,无人再向风灵调笑。
拂耽延挑了挑眉毛,沉默抱手还了一礼,面上竟无一丝不测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