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定长安论功行赏[第1页/共4页]
酒至半酣,刘协以箸击杯,舞女听令退下,他起家道:“此次长安安定,马将军、杨太常和伏侍中、董将军里应外合,一举赶走了贼人李傕,功不成没!”
“恭喜殿下安定长安,道贺殿下收成民气,双喜临门,大吉之兆啊!”
说罢,两人哈哈大笑,这一老一小,自从弘农定计寻粮以来,共同精美,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堪,现在终究有了胜利果实,不偷偷大笑一场,还真对不起他们屁股后边那两条毛茸茸的狐狸尾巴。
听刘协这么一说,吕骁立时便猜出那清逸肥胖的人是谁了,小杨嵋的父亲——杨彪!本身的婚事还得下落在他头上呢,他如果不点头,恐怕本身和杨嵋要变成一对薄命鸳鸯了。
跟着殿前小黄门的唱名封赏,世人顺次走出,站在殿前石阶上回礼,每有一人走出,都能博得下方广场上一阵昂扬的喝彩,面对数万百姓的奖饰,没有哪个将领还能故作矜持,连一贯淡定的贾诩,都是喜形于色,别的人,如马超、杨奉、孙策、吕布、袁氏兄弟等……就更不消说了。
吕骁品咂着那句满饮此杯,雄图大业长留于心,心中暗赞了声妙,跟着世人把杯中酒抬头饮尽了,他却不知,这番话并不是刘协想出来的,而是黄门侍郎钟繇的手笔。
当吕骁走出来,受封弘农王的时候,广场上的喝采声震耳欲聋、久久不断,殿前大臣附耳扳谈都听不清楚对方的话,耳边嗡嗡作响的只要弘农王三个字,一众文武不由悄悄感慨:少年得志,位极人臣啊!
贾诩带着雄师队来到长安,已是半月后的事情,先前他传闻伏完、马腾等人里应外合,取了长安,便不再急着赶路了,安定潼关后,将西行路上各个郡县都征讨了个遍儿,分拨好军务和政务,才不紧不慢的来到长安,一进长安,贾诩就发明了这座城池跟昔日有所分歧,有了糊口的气味。
这半年多以来,马腾经常收到儿子的来信,言及骁王的诸多言辞和行事,对他多有嘉奖,又讲了他们二人结为同性兄弟的事,是以,马腾对这个现年才十一岁的小娃倒不陌生,大步走上前去,笑道:“自高祖以来,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诛之,你小子倒是个异数。”
见贾诩连连拱手而来,吕骁忍不住讽刺道:“老狐狸,有讨巧的话,无妨在城下支个摊子卖****,还能赚得几文钱,我可没钱给你。”
当夜,未央宫中大摆筵席,道贺长安新定,以往这类时候,都是献帝刘协站起来讲两句场面话,然后便是诸侯们的重头戏,底子没他甚么事,今次却分歧,他第一次获得了属于本身的部分权力,政令、军令都能出得宫廷了,他这才找着一点做天子的感受。
那一夜,吕骁自穿越以来第一次酩酊酣醉,在这无数的英豪面前,在这诱人的期间之下,他哪能不醉?他只愿长醉于这兵戈不息、豪杰辈出的三国乱世,再不醒来,哪怕每夜做的都是猩红色的梦。
这时,偏殿里走出来两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恭喜殿下!”
恰逢上元佳节,长安城的新房已经修复结束,人丁新增万户,在这喜气洋洋的日子里,献帝刘协想出了个与民同乐的体例,在未央宫前殿外的广场上,设置临时集市!
刘协起家感慨道:“能在此危局之下,共聚长安,肃除奸逆、匡扶汉室,信赖诸位都是汉室之良臣、大汉之栋梁,朕心中感激不尽,投桃报李之心不敢或忘,惟愿与君成高祖、萧何之美,何如天下诸侯林立,朕故意而有力,讨逆大业,还是任重而道远,前路盘曲,诸君但请奋马扬鞭,斩贼除妄,他日扬汝名者,朕之任也!显汝后者,亦朕子孙之任,愿诸君满饮此杯,雄图大业长留于心!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