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诗会[第1页/共2页]
“刘娘子?刘娘子是哪位?”
“好诗!好一个‘碧海彼苍夜夜心’!”棣王大赞,败兴敬了李商隐一杯。
温庭筠以箸击盏,大声唱到:
妙笔风起南山台。”
“见教不敢,萱儿既然到这里来凑热烈,不吟一首,只怕连惠寂禅师的酒都吃得不香了。”李萱儿年纪虽小,也不惧面前这些风骚骚人,朗朗吟道:
不过,就算不登楼,也完整不迟误看风景,斑斓峰与别的四峰相隔最远,隔着云海,遥遥相望。
郓王指着上面的两个清秀小字笑道:“闺名在这里:碧如,她是刘相公的嫡女。刚才站在公主身边,穿戴桃红金丝掐花裙的那位便是。”
女眷是不消一一先容的,大师刚才也不好问,两杯酒下肚,另有甚么问不出的?
“好!”温庭筠带头鼓掌喝采,笑着对李商隐说:“李十六,公主很有你的文风,句句有云,不知所云,似情似理,是为金句。”
热热烈闹的中秋宴上,没有人重视到,郓王府一个婢女,生出如此大的痛恨。
刘娘子不愧家学渊源,写的小令也大气。本日上山,我见她纵是怠倦,眉眼间仍不发笑意,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胡音袅袅月昏黄。
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树上,小沙弥们上高低下,点起了几百几千盏灯笼,灯笼顺着树冠摆列,刺眼夺目,与天上那一轮圆月交相辉映,精彩绝伦。
“侄儿,既然如此,你回都城就去求你父亲,将这位刘娘子许配给你。你若不脱手,可不要怪叔叔手快哦,叔叔但是还缺一名孺人的!”
醉眼笑西风。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分歧。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难过见梧桐。”
凭甚么?她连一句话也没和郓王殿下说过,殿下就把她记得清清楚楚。
世人鼓掌笑道:“不得了,不得了。今晚如果谁不得妙笔,都对不起郓王殿下这句‘妙笔风起南山台’!”
澎湃浪涛拍山崖,
“一个亭子。我们去那边看风景。”
“我熟谙他二十年,从不晓得他如此风骚。”崔瑾昀在一旁酸不溜秋的说。
似云偏从脚下过,
世人哈哈大笑:“郓王您不是对人家成心吧?连穿戴甚么,都记得清清楚楚。”
女眷们喝的是清酒,淡淡甜甜的,也就是三两盏。几小我各写了一首诗,交到郭青澜手里,由她传给郓王。
看着笑眯眯的他,不消问,这棵璨若银河的灯笼树,也是他的佳构。
李商隐站起来,指着窗外的明月接到:
秦风汉雨应犹在,
李萱儿抿嘴一笑:“你俩渐渐风骚,我们走了。”
“走,没得听了,我们到斜风亭吹吹风去。”
“刚才我发明,除了我们上来的那条路,中间另有一条巷子,我问了小沙弥,他说上面是个小平台,也修有一座亭子,叫做‘斜风亭’。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彼苍夜夜心。”
座上一阵喝采,大家诗兴大发,妙语连珠,云海楼在夜色中灯火透明,笑声朗朗。
“这......”萱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送你的那对红灯笼,喜好吗?”郑颢低下头来,凑到萱儿耳边轻声问道。
“四海无拘束,行心兴自浓。百年三事衲,万里一枝筇。”
他们在云海楼作他们的诗,我们到斜风亭行我们的令,岂不更好?”
“到处黑魆魆的,你们要去哪?”
“不黑,你看,一起都有你的风骚灯笼呢!”
郓王得了楼上女眷的诗,翻出一首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