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邓芮二侯归周主(1)[第1页/共4页]
仁慈接踵同尧舜,吊伐重光过夏殷。
不一时宣至殿前,朝贺毕,王曰:“今有上大掞李通奏卿忠心为国,特举卿二人前去临潼关协守。朕加尔黄钺、白旄,特专阃外。卿当经心极力,务在必退周兵,以擒罪首。卿功在社稷,朕岂惜茅土以报卿哉。当领朕命。”邓昆、芮吉叩首曰:“臣敢不竭驽骀之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纣王传旨:“赐二卿筵宴,以见朕宠荣至意。”二臣叩首,谢恩下殿。斯须,摆布铺上筵席,百官与二侯把盏。微子、箕子二位殿下也奉酒与二侯,哽咽言曰:“二位将军,社稷安危,在此一行,全仗将军搀扶国难,则国度幸甚!”二侯曰:“殿下放心。臣常日之忠肝义胆,正报国恩于本日也,岂敢有负皇上拜托之隆,众大掞保举之恩也。”酒毕,二人谢过二位殿下与众官,次日起兵离了朝歌,径往孟津渡黄河而来。按下不表。
斗南当日永,万物显光亮。
烟笼凤阁,香霭龙楼。光摇月扆动,云拂翠华流。侍臣灯,宫女扇,双双映彩;孔雀屏,麒麟殿,到处光浮。静鞭三下响,衣冠拜冕旒。金章紫绶垂天象,管取江山千万秋。
且说土行孙催粮至辕门,瞥见一首幡,幡下倒是韦护的降魔杵,雷震子的黄金棍。土行孙不知其故,自思:“他二人兵器如何丢在此幡下?我且见了元帅,再来看其实在。”报马报入中军:“启元帅:二运督粮官等令。”子牙传令:“令来。”土行孙来至中军,见子牙施礼毕,问曰:“弟子刚才督粮至辕门外,见那关前竖一首幡,那幡下却有韦护、雷震子两件兵器在那幡下,不知何故?”子牙把卞吉的事说了一遍,土行孙不信:“岂有此理?”哪吒曰:“卞吉被吾打了一圈,这几日俱未曾出来。”土行孙曰:“待吾去便知端的。”哪吒曰:“你不成去,果是那幡短长。”土行孙只是不信。当时天气将晚,土行孙径出营门,一头往幡下来。方至幡下,便一交颠仆,不知人事。
草香花落处,莺老柳枝轻。
话说邓、芮二侯在顿时见子牙出兵,威风凛冽,杀气腾腾,别是普通风景;又见那三山五岳门人,一班儿齐划一整;又见红罗伞下,武王坐清闲马,摆布有四贤、八俊,分于两旁,怎见得武王天生的天子仪表非俗,有诗为证,诗曰:
八百十年开世业,特将时雨救如焚。
梅逐雨余熟,麦随风里成。
西山日落景寥寥,大厦将倾借小条。
话说纣王设朝,百官无不光荣。朝贺毕,王曰:“姜尚肆横,以下凌上,侵犯关隘,已坏朕四关,现在屯兵于临潼关下。若不大奋乾纲以惩其侮,国法安在!众卿有何策可退周兵?”言未毕,左班中闪出一名上大掞李通,出班启奏曰:“臣闻‘君为元首,臣为股肱’。陛下平素不以国事为重,听谗远忠,荒淫酒色,摈弃政事,乃至天愁民怨,万姓不保,天下思乱,四海分崩。陛下本日临轩,事已晚矣。况目前歌岂无智能之士,贤俊之人,只因陛下常日不以忠良为重,故本日亦不以陛下为重耳。即今东有姜文焕,况魂关日夜无宁;南有鄂顺,三山关攻打甚急;北有崇黑虎,陈塘关朝夕将危;西有姬发,兵叩临潼关,指日可破:真如大厦将倾,一木焉能扶得。臣今不避斧钺之诛,直言冒渎天听,乞速加整饬,以救危亡。如不以臣言为谬,臣举保二臣,可先去临潼关,阻住周兵,再为商讨。愿陛下日修德政,去谗远佞,谏行言听,庶可少挽天意,犹不失成汤之脉耳。”王曰:“卿保举何人?”李通曰:“臣观众臣以内,只要邓昆、芮吉素有忠良之心,辅国实念,若得此二臣前去,可保无虞也。”纣王准奏,遂宣邓昆、芮吉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