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外祖父逝[第2页/共2页]
此话说得我甚是忸捏,对于外祖父的仙逝,固然我有些难过,但毕竟相逢长久,还未觉有难割难舍的伤痛。只是入府这些光阴,观主仆高低,无不是恭礼谦恭,唯恐本身疏漏了叫人嘲笑去,失了娘亲的颜面,是以一言一行,无不谨小慎微。晚间卧于娘亲闺阁时曾经居住过的屋子,又经常忆及娘亲之所托非人和我的未解出身,孰能入眠?竟不觉肥胖了去,在旁人看来,皆觉得我哀思而至,却落了个至孝至淳的隽誉,天然是不能辩白的,只露得一丝苦笑。
待棺木伏贴后,我等女眷方上马车,移步献台下方,与男眷们低头别离跪于两侧,中间留一半丈宽通道。跪候了约大半个时候,即有大小寺人鱼贯而入,抬上很多牛羊等祭拜物品,等摆放安妥后,方见一明黄色身影浩浩大荡的带领着一世人等缓缓行入,依仗严肃显赫,想是宣帝无异。早已有那一旁候着的小寺人递上香去,待煜帝立拜后,接畴昔插入铜鼎内。立时又有小寺人持祭文,朗朗读于台上,不过就是些歌颂外祖父抵抗内奸、勇猛善战、忠君爱国之说。朗读结束后,又燃烧于鼎内。宣帝祭奠后,随行的文武百官少不了得哀嚎泣诉一番,以示对国失栋梁的哀思以及对我大周朝宣帝的忠心拥随。如此又跪候了好久,日头渐往西斜,晒得人头眼昏花,更兼一早上顾着出殡未曾好好用膳,只觉是饥渴炽烈,膝软难捱。悄悄瞥了一眼身侧的如霜姐姐,本来粉白的小脸现在红扑扑的淌着汗,眉眼颦蹙,莫不是如此。好不轻易等宣帝记念结束,又领着一群人浩浩大荡的拜别,我等家眷方一一上前去行了跪祀之礼。
舅母天然是喜不堪收,外祖父固然故去,但皇上给沈氏一族的光荣,仿佛是有增无减,加上不消再驻守边陲,忍耐分离之苦,不管从哪点来看,大家都津津乐赞。如果不是因为外祖父的丧事,此等捷报,几近值得鸣鞭张灯贺庆。固然表里都张挂着白纱黑幔,但哀思之情,仍是以而淡去了很多。
母舅从速扶起我,“傻孩子,有甚么话起来好好说。你和你娘当年的性子,一样的纯真倔强。母舅是担忧你重蹈你娘的复辙,错信别人却终被人所害啊。”
舅母让秀娘过来西院持续奉侍我,固然我已经垂垂适应了在定国府的糊口,素玥又聪敏乖觉,经常提点我,倒也经心极力,但秀娘的返来,仍然让我内心安宁了很多,毕竟她从藐视顾着我长大,又与我一同磨难,这一份亲厚,不是旁人能够比及。
他的眼睛如寒光冰罩般紧紧的盯着我,言语里透着不容我辩论抗议的峻厉。我沉默不语,我也想出世就是苏府让民气疼的四蜜斯,定国府受人尊仰的二蜜斯,但是,我有过挑选的余地吗?青楼的3年的确带给我抹不去的污垢,但也抹不去曾有的暖和缓真情。我一走了之,走之前乃至没来得及和她们道别,以母舅的态度,必定不成能将我的动静奉告她们,或许如他所言,我与她们此生,都不复相见,可我怎能对她们不问不闻,将昔日的恩典当作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