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风起宸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八章 身世之谜[第1页/共2页]

母舅的目光随我落在秋千架上:“你母亲小的时候,最爱就是在春日里的杏花树下荡秋千,那秋千架,还是你外祖父和我一起脱手帮她搭的。”他的话语停顿了一刻,似是有一些歉然:“好多年都没有人坐过了,霜儿也不喜好这个。明日叫花匠来补缀一下吧,你得空能够坐坐。”

春日里的杏花树,娘亲坐鄙人边,粉白的杏花瓣定是落满了她的肩头。我本想说不必了,我从小到大,没有荡过秋千,娘亲也从未和我提及过她少时关于秋千架的影象,或者说,娘亲对于她的畴昔,仿佛是影象里被抹去的一块空缺,随她的流浪一起安葬在了身后。可我只悄悄的启了启唇,将那一段令人伤感的话吞咽了归去,悄悄的跟在母舅身后,持续听他追思。

“宸儿,你母亲有没有和你报告过你的出身?”母舅俄然问我。

母舅悄悄的叹了一口气,月光轻柔的照拂着,在他威武俊朗的脸侧留下一个淡淡哀伤的暗影,他的双眸即便现在在柔嫩的月光下仍然像猎鹰一样锋利敞亮,像泛着冷冷的寒光。他苦笑着摇了点头:“你母亲当年甘愿被你外祖父赶削发门,也不肯流露半分,沈秀从小和她一起长大,比我这个做哥哥的还要靠近,她也说不晓得内幕,看来,你母亲是铁了心的要将这个奥妙封存起来。她临走前可曾留下甚么话或者物件给你?”

这一别,就是14载。外祖母因整天思念女儿,老是以泪洗面,几年后便带着遗憾放手人寰。外祖父虽是不提,但内心里想必也应是懊悔的,早早的便惨白了头发。昔日恒驰疆场、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定国将军”,花甲之年就已缠绵于病榻。直至上月,驻守边陲的母舅接到家书,知外祖父已光阴无多,临终前终究想见一见女儿及她当年腹中的孩子。因而,才有了母舅苏阳寻我未果、遵循康婶惧罪他杀前留下的线索、引出渭州城搜索一事。

母舅也确认古琴无异,我从发髻上取下紫玉簪给他。月色有些迷蒙,看的不太逼真,我俩又移步至书房。灯下,他固执簪子几次辨认了好久,复又有些迷惑的把它还给我:“你母亲在家时,金饰虽多,但常戴的不过一二,这紫玉簪我印象中倒是未曾见过的。她离家时,大部分的金饰都没带走,这簪子也不算是特别贵重之物,既然她最后留给了你,想必有她的启事,你好好收着便是。”

我点头称是。又坐了少顷,夜渐沉,母舅起家拜别,叮咛我早些歇息,只怕这几日还要辛苦。

“的确好喝,昔日里未曾瞧见过如许的喝法,舅母真有体例。”我浅抿了一口,放下茶盏,对舅母恭维道。茶是好喝,只是我眼下庞大的表情,白白糟蹋了它的贵重高雅。

十四年前,外祖母患疾,家中请了大夫每日过来问诊。可巧我娘绛云连迩来食欲不振、常感晕眩,就请了医士一并号脉,成果,这一脉竟是喜脉。马上在将军府掀起轩然大波,外祖父大怒,娘亲尚未婚配就已暗结珠胎,扫尽沈家颜面,有辱列代先祖之祖训家风。可任凭外祖父如何责打,娘亲也始终不肯说出腹中胎儿是何人所为。大怒之下,不顾外祖母的苦苦要求,外祖父当即断绝了与娘亲的父女干系,差管家替她找一门远方婚事,但不得提及娘家何人,家居那边,并毕生不再相见。适逢那苏福全来京都经商,这苏福全迷恋娘亲仙颜,误觉得娘亲是家道中落之女,未曾细问,便仓促娶回了苏阳。比及母舅交战返来,统统晚矣。

我昂首望向母舅,很安静的摇了点头:“娘亲没有说过,如果母舅晓得,还请奉告宸儿。”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