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嬛妃[第1页/共2页]
“曲子好,舞更是妙!”宣帝大笑着催促道:“朕重重有赏,方才跳舞的女子呢?快快叫她上来领赏!”
皇后底子不筹算理睬她言语里的讽刺,而是向宣帝邀功道:“皇上,不知臣妾为今晚特地编排的新曲目,您看着可否还对劲?”
宣帝还不及表示,皇后就已侧过身来,表示体贴道:“mm既然不舒畅,皇上就放她归去安息吧,有岚烟奉侍着,皇上大可不必担忧。倒是本日团聚守岁,众姐妹齐聚一堂,臣妾特地筹办了一支遗世名曲,让司乐们抓紧排练了出来,还要请皇上和众位mm细细品鉴一番。”
听皇后和荣妃一说,底下的妃嫔们也纷繁眼巴巴的望了过来,恐怕宣帝真的撇下世人就走了。可宣帝纵是再宠嬖华贵妃,也不会当众做出这等不保全大局的行动。他浅笑着环顾了一圈,先安宁下妃嫔们的心,然后对华贵妃轻声叮咛道:“那爱妃先归去安息一会,朕迟些再去看你。”
宣帝欣喜若狂,腾地从龙椅上站起家来,然后又渐渐坐下,目光紧紧的舒展着阿谁女子,如同失而复得的珍宝,一刻也不肯挪开。皇后对劲的笑了,有些人的脸却僵住了,暗淡当中,谁也不必再吃力的粉饰。
“未曾取名,请陛下赐名。”女子吟语道。
沈如霜躺在床上,侧着头,透过层层垂落的烟纱帐,望着窗棂上的光斑,不知在想甚么。宣帝的一条胳膊还沉沉的搭在她身上,搭得久了,被压住的处统统些疼,她一动不动,任凭那些疼从部分一点一点的伸展到满身,然后到麻痹。
注:柔桡嬛嬛,娇媚姌袅——出自《史记?司马相如传记》
皇后抿嘴笑道:“皇上不如命她摘掉面纱,看一看究竟是哪位才子?”
“咚”的一声琴音,如清泉滴入了深谷,收回清脆动听的反响,但是顿时又重归沉寂。世人迷惑不解、窃觉得刚才那一声,只是琴师不谨慎拂动了琴弦,却闻声琴音终究再度响起,细而悠长,仿佛来自太古的轻风,丝丝缕缕、蜿蜒而来。
她感觉有些好笑,不过是跳了一支舞,竟然就晋位加封了。她又感觉有些难过,即便她跳得再都雅,即便她日以继夜不断的跳,有些东西,落空了,就再也换不返来了。
昨晚大殿之上,宣帝说“柔桡嬛嬛,娇媚姌袅”,唯有她担得起一个“嬛”字,朕就赐你嬛妃,从今今后你只为朕一人而舞。她没有回绝,长跪在地上,昂首谢恩,宣帝走下龙椅,亲身扶起她,将她抱上龙辇,送入了德禧宫。
很快,没有人再重视吹奏的是甚么曲目了,因为薄纱紧跟着跌落,暴露圆台之上一个紫衣赤足、裙角飘曳、翩然欲飞的女子……
宣帝欢畅道:“你方才演出的跳舞,朕看了非常喜好,可有取名?”
帷幕悄悄的拉开了一角,一座用薄纱围蔽的圆台缓缓的推入了大殿的中心。圆台的底座不知用了何种设想,由内而外披收回幽若的光芒,那光不大,照得薄纱当中的身影朦昏黄胧,在悠远的琴声中垂垂伸展开来,模糊带着几分绰约和奥秘。
荣妃扶着腰,摸着肚子,眼瞟着皇后,意味深长的嘉奖道:“皇后姐姐公然是故意,臣妾原觉得要大饱耳福,没想到却大饱眼福了。”
女子伸出芊芊素指,将耳畔的浅紫面纱悄悄扯落一侧,然后微微昂首,只见紫纱之下,冰肌雪肤尤其刺眼,月容之上,柳眉杏目更显多情。
荣妃的眼睛一瞬不眨的盯在女子的身上,迷惑道:“皇上,臣妾听她的声音,怎感觉如此耳熟呢?”
又一舞结束,舞姬退场,乐工都停止了吹奏,皇后命人放下帷幕,将灯烛燃烧,只余下几盏安排在大殿东南西北的四个角落里。光芒俄然变得极暗,氛围也蓦地从热烈转为了安好。皇后这一手故弄玄虚玩得极好,统统人的重视力刹时都集合起来了,连宣帝也停止了冥想,等候皇后说的新曲目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