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凤难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6章 百花酒[第2页/共3页]

高拱实在不晓得一贯不太体贴政事的自家王爷如何就俄然对这些起了心。在他看来:严嵩再是如何放肆都与裕王没甚么干系。虽说严嵩支撑景王,但裕王乃是当今宗子,局势和正统都是站在裕王这边的,只要不出不测,只要圣心不要太偏,那上头的位置总也是裕王的。以是,不管是严嵩还是徐阶,全都不需裕王去管,他只需求安放心心守在王府里韬光养晦,等天子老爹驾鹤西去,便能够定下大局了。

裕王发了一通火,却也晓得单凭现在的本身实在是拿严家没法,高拱好歹也是直言相劝,他忍气吞声的点头认下:“是本王暴躁了。”

当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太子的时候也踌躇了好久:一个是不讨他喜好的宗子,一个是作战勇武,肖似本身的二子。几番踌躇和折腾,明成祖最后还是立了宗子――不但仅是因为长幼有序也因为仁宗生了个好儿子。解缙那句“好圣孙”实在是立了大功。当明天子的皇位乃是因为正德天子无子方才兄终弟及,且又因为本身材弱多病难有子嗣,故而非常看重子嗣。

高拱想了想,转而提及另一件事:“说来,景王府中的侍妾已有了动静,不出不测,来岁便可得子。子嗣之事,不知王爷是如何筹算的?”

裕王也不知听出来了没有,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不答反应道:“我想去见见张经,不知高徒弟可否安排一二?”

给事中的几个言官遵还是例又给拖出去打了一顿,削职为民――这真是招谁惹谁了?在本朝做言官真是动辄得咎。

张经七月被押送上京,期间上折辩罪却反叫天子重生肝火,直接和群臣道:“东南欺上,臣下不忠,鸾勾引北贼即行,经结南寇。”

高拱悄悄叹了口气,他晓得裕王内心必是惦记取白云观里的李清漪,只得点到就止的和裕王交代了几句:“殿下,您身份分歧平常,早日有了子嗣,陛下那边也会有所窜改。要晓得,成祖爷最后选了仁宗,有小半是看在宣宗这个孙子的份上。”

刚好,这日严家议事,严嵩另一个对劲义子鄢懋卿也在场,出声劝道:“寄父,此事还需卜卦?这杨继盛但是徐阶的对劲弟子,现在他在士林当中名誉极高,如果来日徐阶当政又得杨继盛帮手,另有我们甚么活路?”他沉了声音,正色道,“留一个杨继盛,来日需求多几个张继盛、李继盛,防不堪防......养虎为患。还请寄父三思。”

严嵩闻言,本另有几分和缓的面色俄然淡了下去,耸拉下眼脸,眸光渐冷,冷的就像是刀片上雪亮的刀光。他站起家,负手于后,沉沉点头:“老了老了,我这心也软了。还是你们年青人看得清楚啊。”

******

严嵩倒是有些游移,他想起当初天子的交代、陆炳对杨继盛的保护以及外头那些讨情之人,还是拦下来儿子:“临时不要脱手,我找人卜一卦。”他奉侍着天子修道多年,临到紧急关头倒也信了几分。

高拱内心把事过了一遍,欣喜些许。他夙来雷厉流行,说到做到,很快便亲身派人去陆府说了一声――倒不是他不想亲身去,实在是陆炳和裕王身份敏感,能不去就不去,免得引天子思疑。

张经打退了倭寇,江南乱局稍定,也是时候到他们严党摘果子的时候――前人栽树先人乘凉,可不就是这么一个理?不过,严党高低没几个能拿得脱手的,真有才调的要么就像是杨博一样自顾自的做事、不参与党争,要么就是自发得狷介的站在严党劈面。赵文华等人贪污诬告倒是妙手,真如果丢去江南主事,连严世蕃都感觉不成靠。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