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绿肥红瘦 二[第2页/共2页]
远处传来叮叮咚咚的乐曲声音,杜玉复苏悟过来,本身是和一群人一起来这里玩耍的,因而渐渐收功。辨识好方向,她快步回到刚才下船的地点,还好,还好!只是虚惊一场。空位上大师还是三三散落着,或放纸鸢(鹞子),或在蹴鞠,女孩子们则坐在一排,充当忠厚观众,刚才那乐曲是郭良金坐在桃树下正叮叮咚咚弹着琵琶呢。
起势,杜玉清在桃林深处,缓缓迈开步子,挥拳反击!
她不晓得是因为她在船上的言行给人留下了此人不好惹要敬而远之的印象,而范斯远和郭诚宇那些人对她的在乎和尊敬又举高了她的身价。
杜玉清被挤到一边,她含笑地退了一步,再退了一步,不一会就退到了圈外,回身朝桃林走去。她来是为了玩耍的,可不是为了应酬而来。比及范斯远发明少了甚么,觉悟过来时,早已看不见杜玉清的踪迹。
杜玉清单独走着,渐行渐远,她时不时停下脚步望着面前云蒸霞蔚的桃花林,有一种在梦中安步的奇妙感受。她想起关于春季诸多悲悯的诗词,想起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仓促,无法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发展恨水长东。”为甚么这些人面前有恰好的美景不去赏识,却要担忧它将来的落花的孤单?为甚么人生有酸甜苦辣,人们留下的却多是愁苦的诗词?名为“相见欢”,实为记离愁。这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不快意的?还是因为人天生的多愁善感?或者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嗟叹?还是因为哀痛愁苦的诗词更有传染人的力量?
“东施效颦!”大师异口同声地说,说罢都高兴地大笑起来。
范斯远于情面油滑上到底纯真些,没有迂回委宛想到这么多,徐惠珍固然不标致,却有大师闺秀的端庄气质,又对他的作品如数家珍,天然不美意义不给面子。
叶媛玉看着人群中泰然自如的杜玉清不由感慨,真是真人不露相啊,这个杜玉清看似不声不响,实则夺目短长,一旦有人挑衅便能迅疾反击,言语锋利不说,还句句切中关键;平时温馨内敛,不显山露水,实则人脉深厚,不但与这些家世显赫的公子们熟稔不说,在他们面前还如许风雅得体,安闲安闲,实在令人刮目相看。没有比较不晓得,本来她才是阿谁最有气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