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9章[第1页/共3页]

另有奉礼设册宝正使位于内东门外,副使、内侍位于站在他的南面,整齐而退,再东向北依着礼册上规定的步子走到上面,把宝册放在案几上,位置在于正使前面的南向,又设内给事站于位于北厢南向。

一应礼节完后,正副使和内使等,就守着宝册一夜。

内给事入捧着册宝入殿,先有由服侍向皇后跪下申明典礼,然后是正副使退回外殿。

然后是礼直官、通事舍人分引宰相、枢密使、册宝使副、文武百官诣到文德殿立班,东西相向。内侍二员自内宫承圣旨,取皇后册宝出垂拱殿,奉册宝官俱捧玉笏率着执事人,礼直官引着中书侍郎押送金册,中书令跟班于后,门下省侍郎压宝符,侍中跟班于后,由东上阁门出,一向送到文德殿庭临时安设册符。

皇后再换上后服,面见天子朝谢。此时文武百官,已经到东阁门上表庆祝。

此时朝中已然分红两派,一派以资政殿大学士王钦若、三司使给事中钱惟演为首拥立刘德妃,另一派则是以参知政事赵安仁、翰林学士李迪为首,反对峙刘德妃为后,并力荐沈秀士年纪家世最为适宜,可立为皇后。

典仪唱赞曰:“拜讫。”世人再拜,礼直官、通事舍人引册宝正副使押送册宝,一名官员手持节仗在前导引,奉册宝官捧着宝册,在浩繁仪仗卫队的簇拥下,顺次出了朝堂门,自内东门跟从内臣进入后宫。

仗幡俱受,再引中书令、侍中站到册宝东北,西向而立,中书侍郎引册案立于中书令右,中书令取册授于册宝使,册宝使跪受,而后起立,置册于案。中书令、中书侍郎退回班列。门下侍郎引宝案于侍中之右,取宝授册宝使亦如上面的典礼。

过了几日,王钦若在御书房奏事,此时因为王旦年纪渐大,真宗亦有考虑将来的人选,就问他:“朕问你,诸大臣当中,那个的操行德望较好?”

从封后的圣旨下到除夕,不过一个多月时候,只因时候紧急,而封后大典事项极多,礼部、鸿胪寺忙了个晕头转向。

目睹朝中高低,反对之声垂垂越来越弱,副相向敏中、翰林学士李迪、兵部尚书赵安仁等大臣目睹刘德妃封后已经有顶不住的之势,已经不敢再上书反对,只得几次往宰相王旦家跑。

第二日,恰是除夕。册后大典开端。

赵安仁是副相,帮手王旦执掌中枢甚久,广闻博记,历代典制律法、近代史实沿革均如数家珍,便是王钦若也难比及。澶渊之盟时,两边使者来往礼节、文书制定等,皆由赵安仁一一安排。李迪是咸平初年寇准取中的进士,亦是多次上疏,反对峙出身寒微的刘妃为后,此二人甚是倔强,真宗不免有些头疼,只得早早宣布退朝。

过了数日,旨意下,罢力主立沈氏为皇后的副相赵安仁参知政事一职,改任兵部尚书。赵安仁一被贬职,朝中大臣们纷繁倒转方向,一时候满朝争着议立刘德妃为皇后。

大中祥符五年十仲春,旨意传至中书省,因中宫虚位,矗立德妃刘氏为皇后。

紧接着,真宗下旨:宰相王旦加封为门下侍郎兼玉清昭应宫使,副相向敏中加中书侍郎,表里官均加官加恩加荫封。同时,大封皇族,除已经归天的雍王元份及衮王元杰外,其他活着的亲王如长兄楚王元佐加封为太师,六弟相王元偓加太傅,八弟舒王元俨加太保等。

礼直官、通事舍人再引册宝正使、副使就位,次引侍中于使前,西向依礼法而拜。典仪官高呼“再拜”。然后一声声顺次承传到位,册宝正使、副使、在位百官皆再拜,内侍行首周怀政展圣旨宣曰:“赠虎捷都批示使刘通女册为皇后,命公等持节展礼。”册宝正使、副使再拜,侍中还位,门下侍郎自周怀政手中取过节仗,门下侍郎手执节仗授于册宝使,册宝使跪受节仗,然后是册宝之节幡集会于册宝副使。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