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4章[第1页/共3页]

真宗走到她的身后,问道:“如何了?”

刘娥拭泪一笑道:“怀德也说,官方有一些人家不能生养传续香火的,就寻一些贫家的妇人代为生养。他还说,能够在宫中寻几个有宜子之相的宫人,代我为官家生子。”

丁谓早已经与王钦事商讨过此事,是以来时已经是胸有成竹:“回皇上,臣这里有景德三年的全数赋税支出,与咸平六年比拟,仅在这四年里,天下就新增五十五万多户人家,赋税支出增加三百四十六万多。仅这增加赋税的部分,足以付出好几次封禅的用度也绰绰不足了。何况,天子封禅,能安宁民气,促收支产。让流民能够定居耕作,天下各州及与边疆的贸易也会增加。封禅用出去的钱,只怕向来年赋税上,便能够很快地收回。”

真宗召来了丁谓问道:“丁谓,朕且问你,国库所得支出,能够承担得起一次封禅的用度吗?”

王钦若点头道:“非也,以臣看来,她是畏于天命。辽人向来无进犯中原之心,每次南侵,亦只不过是得些金帛便宜罢了。当年辽太宗耶律德光一意打击中原,述律太后曾经劝他说:‘如果汉人做契丹王,可否?’辽太宗说:‘不成。’述律太后又说:‘既知不成,那儿何必非要做汉王呢?汉人难制,便是得了汉地也不能久留,如有何不测,悔怨莫及!’辽太宗不能听劝,公然身故异地,尸身回籍,述律太后因他不听母命,而不准他安葬,以示鉴戒先人。而后历朝辽帝,均明白汉人治汉地,契丹统治辽地的事理。那萧太后自恃曾有太高梁河之役和雍熙之战的胜利,想要破了这个传言,是以领兵进犯。谁晓得兵马未动,先是折损了元帅耶律休哥,客岁南侵,名将耶律斜轸又在军中阵亡。萧太后也算得脾气极悍,不但没有是以退兵,反而在萧挞览的煽动下再次南侵。谁晓得圣驾亲征,未到澶州,萧挞览已被床子弩射死。那萧太后再是倔强,也不由得她不信赖这天命地点,辽人不成北侵的事理。”

真宗点头道:“以钦若的建议,最好能在封禅以后,在京中修一座供奉上天的玉清宫,只是大兴土木,怕朝臣们反对此事!”

真宗点了点头,道:“很好,此事由你们二人下去办吧!”

王钦若精退史实,辩才又好,引经据典中外故事,说得真宗不由点头,只是微一踌躇,道:“历代封禅,都是国泰民安,必得世上罕见的吉祥,才可下封禅的圣旨啊!”

王钦若躬身道:“至于国库用度,非臣所职司,臣不敢妄言,皇上何不召三司使丁谓前来一问,国库是否不足钱停止封禅大典?”

刘娥喜极而泣,盈盈下拜道:“多谢皇上圣恩,臣妾纵死亦可瞑目了。”

王钦若微微一笑:“所谓历代的吉祥之事,又那里件件是真的天降地生的。汉高祖斩白蛇,化出一段赤帝白帝的传言来,河图洛水,又哪一件不是人力所为?贤人以神道设教,只如果君王做一个信奉的姿势,便足以叫天下人信为神了然。”

真宗的手一紧,只感觉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他张了张口,想要说些甚么,倒是千言万语,一时竟不晓得从何提及,只是叹了一口气。

丁谓目睹恰是趋奉之时,忙道:“天子富有四海,祭奉上天,又有谁敢说不是。且皇上至今未有皇子,臣建议可建宫在宫城的乾地,正能够祈福,便是朝臣们,只要申明启事,又有谁敢禁止皇上祈福求子?”

真宗听得轰然心动,问道:“何谓名扬天下的功业?”

真宗坐了一下,拿起一件襁褓,轻叹道:“这是朕的第一个孩子,竟没能保全,而后朕的皇子们竟都不得保全,莫非是上天罚朕,没能好好地保全你们母子?”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