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杨六郎〔4〕[第2页/共3页]
杨延朗与杨嗣走进帐来,跪行大礼。这是自真宗继位以来,二人第一次拜见当明天子,心中不免忐忑。却听得天子的声音传下来:“谁是杨六郎啊!”
待二杨奏毕,真宗笑道:“你父杨业为前朝名将,杨延朗治兵护塞大有父风,深为可嘉也。此番遂城一战,朕当论功行赏,不知延朗要何犒赏?”
杨延朗大喜,叩道:“臣粉身碎骨,难报天恩。”莫州与瀛州,乃是昔年石敬塘送与辽国的幽云十六州中的两个首要州城。后周柴世宗活着之时,曾亲身北伐,浴血疆场终究夺回了瀛莫二州。
真宗点头道:“你与杨嗣,皆非建国从龙之臣,但是却屡立大功,朕晓得朝中嫉恨你们之人甚多,朕一向极力庇护,公然你二人不负朕望,本日能立此大功。你等既有等有此志,朕怎不成全。朕升延朗为莫州团练使,可要好好给朕把这大宋的大门口守住了。”
二杨谢恩起家以后,真宗问道:“朕此番北巡,传闻辽人军中皆呼杨六郎之称呼,朕晓得你是杨业宗子,却不知此六郎之称,又从何而来?”
两人伏在地下,却不免相视一笑,不想天子竟然连这外号都传闻过了,杨延郎只得奏道:“回万岁,是臣杨延朗。”
杨延朗自此一仗名扬天下,竟一举列于当世名将之列,时年杨延朗四十一岁,官仅为保州缘边都巡检使,从六品。自此一仗,杨延朗和“铁遂城”皆成为辽军所害怕的两个名词。
杨延朗却没有笑,他俄然命令道:“调集统统的人,清算好兵甲战马,做好出战的筹办。”
真宗道:“哦,你有何心愿。”
昨日,辽军攻了一日的城,便是都只是小范围进犯,更像是实验的性子。昨夜里,辽军大营灯火一夜未灭,宋军主帅府中,亦是灯火一夜未灭。
杨延朗举头道:“臣父死在辽军的手中,臣此番和萧太后还未曾正式比武,臣只求守在宋境的最火线,将来能有机遇与萧太后正式比武,请万岁成全。”
雷副将上前一步道:“大人,好不轻易辽人撤兵了,我们为何还要出战?”
此时杨延朗奉诏,也来到大名府,在中军帐外等待访问。
杨延朗跪下道:“臣为国守边,乃分内之事,不敢讨赏。唯有一个心愿,望万岁成全。”
此时恰是耶律斜轸与萧太后分兵,传闻宋皇亲临大名府,便领兵来攻。天子亲巡,诸将士热血激昂,真宗令从御驾的禁军也插手战役,这一战直杀得辽军大败,斩首上万上。宋军各州纷繁呼应,辽军诸州皆不能克,主帅耶律斜轸在军中旧伤发作,竟阵亡军中。萧太后大受打击,命令全线撤兵,退入辽境,结束了这场战役。
真宗持续道:“杨延朗调守莫州,杨嗣调为保州团练使。”保州比蔡州更靠近边疆,杨嗣也是大喜谢恩。
此二州乃是宋辽边疆的最火线,辽国落空此二州,也是如同心中之刺,萧太后数番南侵,其首要目标,就是为了夺回瀛莫二州。而莫州更是重中之重的要地,萧太后若要南侵,必先攻莫州。杨延朗镇守莫州,将来有的是机遇与萧太后再度比武。杨延朗此时为从六品保州巡检使,此时升为正五品莫州团练使,那更是破格跃了数级晋升,
在澶州数日以后,真宗命令,再持续北行,至大名府。此时已经是与辽国的边疆了。真宗亲披铠甲,弃行宫而进入中宫帐中,与诸将阅兵练习。众将士中有很多都曾经亲随太宗北征,本日但见青年天子顶盔披甲,于万军骑马驰骋,英姿飒爽大有太宗当年之风采,不由地皆三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