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之怒(一更)[第1页/共3页]
天子闻言拿起了苏青的奏折。
内侍给天子脱了龙袍,天子躺去了龙榻上。
丞相接过话道,“回皇上,老臣记得,河间驿站的驿长曾经是瑞悦大长公主向皇上您讨的旨意,您御笔亲批,对他下达的任命。”
因而,天子说了一句无本退朝的话后,群臣都齐齐跪地,山呼万岁。
天子揉揉眉心,对小泉子叮咛,“你盯着些,太子醒来,马上喊朕。”
在殿内未曾涉案的统统人都已然晓得十二年前容安王和王妃战死一案以及四年前岭山瘟疫坦白一案,月贵妃伙同安国公和景阳侯涉案之深,欺君卖国。即便与两府有友情之人,都不敢讨情,更不敢言语一句。
丞相道,“十年前,瑞悦大长公主生辰,景阳侯继夫人堂妻弟送了个暖烟壶,大长公主非常喜好,得知他想做河间驿站的驿长,便向您讨了旨意。您感觉瑞悦大长公主可贵对您开一次口,又是一处驿站小吏,便应了。当时老臣也在大长公主府,以是记得此事。”
天子闻言道,“你归去回禀太后,就说瑞悦大长公主朕自有结论,让母后不必管了。”
这是一更哦~
天子大怒至极,“拖下去!”
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再无人说话。
丞相和王禄对看一眼,丞相出列讨情道,“皇上,臣觉得,河间驿站间隔都城三百余里,兵部一时统领不到,也有情可原。先看看苏青的奏折上都说了甚么,暂缓对兵部尚书定罪。”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朝臣们为官多年,多多极少都有些私事儿,特别是安国公府和景阳侯府,这两府一个是自太宗时就盛宠到当今皇上还是很受正视的府邸,一个是先帝因珍惜胞姐搀扶的景阳侯府,如果当真问罪,朝臣们无人不与这两府牵涉。
天子犹高傲怒,“河间驿站驿长竟是这类喝酒作乐的无知之徒,如何能辖管驿站?军情驿站多么要职,竟然托付到了这类狂徒手中。现在被杀四五日,竟然无人奏报。驿站形同虚设吗?迟误了燕北的济急军情,朕莫非不该治兵部尚书的罪?他莫非一向不知河间驿站竟然用的是这类不务正业的酒色之徒?”
天子将苏青的奏折递给小泉子,叮咛,“传下去,给他们都看看。”
“是,臣领旨。”兵部尚书连连叩首。
天子闻言脚步一顿。
天子恍然,“你如许一说,朕也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儿。”
现在没想到燕北三封八百里加急奏报都没能送入京,驿站出了这么大的乱子,皇上找到兵部尚书的头上,也是理所当然。兵部统领武职选授、处罚、兵籍、军器、关禁、驿站等事,军情奏报加急文书,份属兵部统领。
天子闻言面色一时有些挂不住,没想到追根究底是他亲身对河间驿站驿长下的任命,他沉着脸道,“没想到朕也有任务,听信了瑞悦大长公主,任命了个酒色之徒误事儿,丞相所言有理,应尽快查出是何人杀了驿站统统人,间断了燕北八百里加急。”话落,他扬声叮咛,“来人,将兵部尚书带回殿内来。”
小泉子见皇上要去御书房,赶紧在身后小声提示规劝,“皇上,您已经一夜未曾好眠了,如许下去,身材受不住,您可不能倒下啊,还是回寝殿歇上一歇吧!不然燕北再来军情,您如果病倒,可如何办?”
朝臣们出了大殿后,无人前去御书房亦或者帝寝殿奏禀朝事儿,都齐齐出了宫,昔日散朝时三五一群三两一伙地议论着朝事儿,本日朝臣们都闭紧了嘴巴,提着心谨慎谨慎地往宫外走。
兵部尚书骇得神采发白,连连大喊,“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