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第2页/共2页]
宁良赶紧从宁修手中抢过银子,放到嘴里咬了咬。
不过是三两银子就欢畅成如许,如果三十两,三百两,三千两呢?
与人便利就是与己便利,此子不愧是秀才相公,就是比那些粗鄙民夫上道。
张敬愣了一愣,旋即大笑道:“风趣风趣,你这小相公倒真是有几分意义。”
这个不利孩子如何敢擅作主张。这但是一百张手抓饼啊,就这么白送给张家?
“回禀父亲大人,孩儿觉得陛下此意是为养廉。”
比及每月查对账目时,他们会将实际花消和采买人报的预算停止查对,只要出入不是太大也就不会穷究。
张懋修自幼‘积学好古,清约寒素’,没有一丝一毫的纨绔后辈气味。加上其性温良,又极孝敬,张居正对其心疼便不难了解了。
宁修和声道:“小子宁修,乃是江陵县门生员。”
张居正蹙着眉头放下奏疏,沉声问道。
“本来是个秀才相公。”
他之以是必定张敬肯掏这个钱便是因为他对明朝大户家的各项采买轨制非常体味。不但是张家,几近统统的豪族大户,采买一项的油水都是很足的。
宁修翻了一记白眼,心道咱能有点出息吗?
“我说宁掌柜,做买卖不是讲究一个信字吗?言无信不立,你如许坐地起价今后还如何开门做买卖?”
张居正就是少年神童,以文立名,跟其打交道最好还是感染些文气的好。
张敬明显有些惊奇,抬了抬下巴沉声道:“你读过书?”
换句话说,张敬肯直接将银钱付足并不是因为他感念宁修的高义与急智,而是因为陈家手抓饼的单价上涨,他报的预算就能跟着上涨。而张府每月核算对账时,他能够贪掉的火耗就会大增。
“哦?”
“今晚我们爷俩好好喝两杯!”
江陵张宅,太岳堂。
前面的铺垫就是为了让张敬问出这句话。即便读书人在晚明不再那么值钱,但也是读书人,不是商贾民夫可比的。
宁修心中暗爽不已,此前宁家靠蒸馒头,一月的盈收也没有三五两,现在一天就赚到三两,主顾还是荆州府最大的地主张阁老他们家,拿出去能够吹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