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新官上任记[第2页/共4页]
吴公义笑着看了眼方铭,挥挥手表示伴计去置碗茶汤来后,自顾坐了下去,脸有促狭地问道:“莫非方掌柜是听到了甚么风声,这才如此急于兜售手中财产?”
“好了,别说了!五百贯!”
这时,站在柜台里头的钱庄二头紧忙走了出来,让伴计将碎瓷破盏清算洁净,继而冲方铭笑道:“方掌柜,你这心不在焉的模样,可别烫破了嘴。如何样,没事儿吧?要不要去请个郎中过来瞅瞅?”
揣沉迷惑儿穿过仪门,来到赋役房、捕快房,另有差役房,竟然十足都没人。
方铭这下终究慌了。
天不遂人愿啊!
谷大根这下有些佩服自家这位至公子了,略有所思一番后,又有些不解道:“但是老爷常日里教我们,为商者,首讲利,利之所驱……”
谷大根有些心疼地走了畴昔,冲方铭摆了个请的手势,道:“方掌柜,对不住了,这桩买卖俺们天顺钱庄吃不下来。要不,您再出去转转,另寻一个买家?”
现在这崔二郎更是了不得,竟然凭着一介商贾之身,小小酒坊后辈却能堂而皇之境地入宦途,出任判六曹,卖力缉盗防匪,主管一县治安的九品县尉。
但是他发明,明天这么昌大的日子,县衙门口竟然没有衙役站岗扼守。
翌日天刚蒙蒙亮,便有衙役在城中开端敲锣打鼓地巡街,并于各坊坊口处,张贴起红榜布告。
方铭内心格登一下,预感不妙。
现现在的崔家二郎崔耕,在清源县中可不是普通的驰名。
旋即,吴公礼又坐了下去,双目微闭似在养神。
吴公礼,城东吴家宗子,在清源县商贾中以慎重却不失夺目而为人称道。固然现现在的吴家还是吴家老爷吴继堂执掌,但刚过而立之年的吴公礼却深得他爹吴继堂看重,客岁便将吴家最大的财产天顺钱庄交于他打理了,再有两年,全部吴家必定也会交到吴公礼手中。
一向站在吴公礼身后旁听的二头谷大根忍不住打了颤,下认识地想提示自家大郎,见好就收吧!
方铭双眼赤红,面庞扭动如河里水蛭乱舞般,伸掌比出五根手指,恨声道:“五百贯,偌大的财产,十足卖你!”
先有儿歌传唱仙家酒,再有崔二郎醉仙楼美酒会群商,木兰春酒脱销清源县,有价无市,一杯难求!
二头谷大根猛地抽了口冷气,不自发地用手悄悄碰了下吴公礼的胳膊,低声道:“大郎,那么多的田产和宅地作价五百贯,这不跟明白菜似的吗?买…买了吧?”
吴公礼还是没有吱声儿,而是小口小口地喝着伴计奉上来的茶汤,浑然没有理睬方铭。
茶盏失手打落在地,方铭被滚滚热茶汤烫得趔趄一跳,尖叫了起来。
“打住吧!”
谷大根哦了一声,触及到新老两代家主的理念抵触,他可不想参与,遂不再言语。
“吴掌柜!!!”
要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人问清源县令姓甚名谁,也许有不晓得的。但如果要问崔耕崔二郎,何许人也?怕是六岁稚童也能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谷大根说了声晓得了,便重新回到了柜台里。
谷大根晓得本日来钱庄,必定是为了跟自家大郎谈那笔买卖,看这厮焦急把火的模样,真是铁了心要贱价变卖那些个酒坊田产了。
这是多大的造化?
一时候,以耕作为生的清源百姓笑逐颜开,大家传唱,奖饰天子贤明,朝廷仁政。特别是那些靠着租赁地步给耕户耕作的大户人家,能省下两年不消交田赋,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白捡了足大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