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御用贡酒商[第1页/共3页]
但是即便如此,天下贩子还是趋之如鹜,以能够成为御用贡酒、贡茶、贡米为荣。不为别的,真的就是为了那块“御用贡酒”“御用贡茶”“御用贡米”的牌匾,就是为了皇商的名号。因为一旦成为皇商,除了能震慑屑小以外,本地州府县衙也不会再跟御用商坊征税纳绢。
不过,对于这个成果崔耕早有筹办,只见他一边将手伸进怀中,一边问着:“大人,我传闻宫里也有专门酿酒的造酒司,专造御酒供天子和妃嫔常日饮用。”
如许的用酒耗费量是非常庞大的,并不是一家两家的酒商能供应得起的。以是,根基上朝廷都会从官方定下八个酒商来卖力分担,统称八大御用贡酒商,俗称皇商。
“呵呵,本官虽为清源县丞,但在朝廷中也是有跟脚的。”
董彦真有些看不懂面前这个年纪悄悄的少年郎了!
只听崔耕淡然说道:“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大人刚才不是说,木兰春酒虽好,但崔氏酒坊要做御用贡酒商还差些资格嘛。我想献上这道秘方,应当能够让朝廷看到我清源崔氏的诚意了吧?”
此时董彦仿佛比之前热忱了很多,重新将册子用绢布包好,点头笑道:“有了这个册子,你明日再给本官备上几坛子的木兰春酒,我明日便出发亲往长安一趟。我信赖,此后的御用贡酒中,少不了你崔氏酒坊的木兰春!”
至于他这位亲身将木兰春酒运作成为御用贡酒的清源县丞,政绩斐然不说,将来的清源县志中,他这位清源县丞董彦,必留下浓浓的一笔!
董彦对于崔耕俄然提起宫廷造酒司很有些不测,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你倒是晓得的挺多。”
倒是聪明!
“真的?”
董彦口中这五个字儿,仿佛已经给木兰春酒定了调子,这个酒今后便是清源本地出产的名酒,换句话说,木兰春酒一旦跻身至御用贡酒的序列中,那就是清源县对外的一张名帖,也是崔氏酒坊的一张护身符。
谁知崔耕倒是淡定安闲,笑着拱手道:“因为鄙人以为,我家木兰春酒可否当选朝廷御用贡酒,董大人保举的胜算远超胡县令的保举。”
“他敢?”
崔耕晓得董彦说的跟脚就是暗指他的恩师,阿谁老丝逆袭的小老头张柬之,因而再次躬身一拱手,道:“多谢大人成全!那我明日便开端重修酒坊,招人扩产木兰春酒。不过我担忧宋户曹会……”
“那我如果献上这个呢?”
不然在每次贡酒里下点令人没法发觉的慢性毒药之类的东西,那还不把大唐帝国给渐渐嚯嚯掉啊?
崔耕闻之心下亦是冲动,不过面上尽量保持着安静,问道:“县丞大人,这事儿能准成?”
要晓得不管古今,秘方这类玩意不管是在大师大族中,还是在小门小户里,向来都是不成对人言的。常常都是代代相传,父传子,子传孙,传子不传女。为了一道秘方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之事,屡见不鲜。乃至有报酬了一道秘方,终究落得家破人亡的了局。
……
贡酒、贡茶是当代君主对处统统效统治的维系意味,唐宋期间昌隆一时,在唐朝时乃至在盛产名茶的地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直接办理,细求精制,督造各种贡茶,以示正视。不过到了明清期间,贡茶贡酒垂垂变味儿,成为了明清两朝皇宫专享,不得再在皇宫以外市道畅通,变相地压榨着酒坊茶农。
说到这儿,董彦更加沉着地看着崔耕,持续道:“你晓得当朝八大御用贡酒都出自那里吗?不是跟当今天下五姓七大师这些望族沾着亲,便是跟皇亲国戚沾着故,再次也是传承了数百年,秘闻极深名闻遐迩的大酒坊。不是本官小觑了你,讲真,木兰春酒虽好,但崔氏酒坊要想成为御用贡酒商,还是差了些火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