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1页/共2页]
十七亩地!
跟在杨少峰身边的跛五没有像杨少峰一样在马背上左摇右晃,只是指着远处的炊烟说道:“县尊,顿时就要到刘庙村了。”
刘三十二点头哈腰的应道:“请大老爷叮咛。”
杨少峰笑了笑,又在石头上歇了好大一会儿,起家说道:“走,炊烟停了也有一会儿,等我们赶到,他们也恰好该下地劳作了。”
“等等吧,等他们都吃过了晌午餐我们再畴昔,到时正都雅看他们是如何下地劳作的,我也恰好跟着学一学。”
杨少峰笑道:“不必了,直接带本官去地头上便好,本官要亲眼看着刘庙村的百姓认回自家的地盘。不过有一件事,本官要先叮嘱于你。”
“体察民情?”
等刘三十二站起家来,杨少峰又接着说道:“本官此次来,一共有两件事。这第一件事,是本官向来没有下地耕耘,不晓稼穑,以是要跟着刘庙村的百姓学一学。”
跛五想了想,再次竖起了大拇指:“县尊说的对,要不是吃不饱,活不下去了,小的也不会跑去参军,也是厥后在军中能吃上饱饭了,小的才央着军中的书吏,教小人学会了写本身的名字。”
“所谓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只要吃饱穿暖了才气去想别的事情,才气有才气扶养自家的孩子读书,只要读书才气知礼节,知荣辱,倘若连饭都吃不饱,百姓便只会想着该如何活下去,谁还管甚么礼节荣辱。”
向着远处杂草半人高的荒地瞥了一眼,杨少峰又接着说道:“孟子曾经说过,有恒产者有恒心,就是说百姓只要具有稳定的地盘和屋子,他们才气稳定下来。汉时太史公在《管晏传记》里也提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跛五翻身上马,来到杨少峰身边,扶着杨少峰下了马,又替杨少峰将石头上的灰土拂去,等杨少峰坐下后才开口说道:“县尊,到了刘庙村,是不是还要让他们……嗯,让他们认回他们自家的地?”
“本官乃是大明的宁阳县知县,认的是大明给的地契,可不是甚么鞑子给的地契。”
“这第二件事……”
杨少峰当即便笑了起来。
刘三十二毫不游移的应道:“大老爷放心,小的以人头包管,包管让他们认的明显白白,毫不会出了乱子!”
杨少峰微微皱眉,问道:“如何,刘庙村的百姓不肯意认回自家被侵犯去的两亩菜地,也不肯意认回被侵犯的十五亩地?你刘庙村竟有这般敷裕么?”
刘三十二揉了揉眼睛,俄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着杨少峰拜道:“小人千万没想到,县尊大老爷会真的屈尊来刘庙村!”
跛五大为猎奇:“县尊,按说我们没有告诉他们,现在俄然登门,应当能看到他们吃的都是些甚么,不正便利县尊体察民情么?”
扭过甚在内心暗骂一通后,杨少峰干脆勒住缰绳,指着中间一株杨树下的石头说道:“就在此处歇上半个时候。”
杨少峰拿起水袋灌了一口,反问道:“不让他们认地,他们吃甚么喝甚么?为了活下去,他们就不晓得本身偷偷摸摸的开荒耕作了?”
暗自考虑一番,刘三十二咬了咬牙,把心一横,说道:“回大老爷的话,刘庙村的百姓当然情愿认回本身家的地,只是……只是刘庙村的地,本来都归一个举人老爷统统,大师都是佃着他的地,万一举人老爷返来……”
伴跟着一阵哒哒的马蹄声,远处的刘庙村越来越近,乃至能看到几处院落袅袅升起的炊烟。
“谁能证明这些地是阿谁举人老爷的?”
“是你能证明,还是刘庙村的百姓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