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但为大业暂藏锋[第2页/共3页]
秦忘舒纵是胆小包天,也不敢以六阳之首去承十岳之重,是以这项魔诀,可谓极难修成了。
本来那儒道自儒圣以降,就生出很多敝端来,在儒生瞧来,天下皆是小人,唯儒生方是君子,又以为诸术皆谬,唯儒术独尊。墨家兼爱,却被儒家骂成无父无君,法家强国富民,则被说成虎狼苛政,仙宗之士,更被儒家说成是豹隐之学,与百姓无异。
秦忘舒不由黯然,先前多宝道人的态度虽是如此,本身倒也未曾记较,想来与宰公林放交谊非殊,哪知二人行事却这般拘泥。不过这也怪不得宰公林放,那儒家弟子向来就是如此了。
秦忘舒道:“依你之见,又该如何?”
秦忘舒喜道:“还是莞儿心细,替我编出这一大段瞎话来,便是我听了,也差点信觉得真,只当真有如许一小我。既如此,你我先回到妙府山居,容我几日工夫,修成无相魔诀中的藏息之术。”
而以他现在境地,虽勉强可接受数岳之重,但又怎敢真地以头颅尝试?是以这个难关,竟不知如何度过了。
但是就算有莞公主相陪解惑,此功也非一蹴而就,若想修成藏息慝气之法,最低的前提,也是无相十诀皆有小成不成。
秦忘舒道:“怎地又不当了?”
只因头为六阳之首,为百脉汇总之地,触之便死,但无相魔诀当中,却要求修成铜头铁骨,小成时十岳压之不碎,中乘者可承百岳之重,大成时,则是千岳临首而不动了。
莞公主仓猝道:“那怎能成,如果一旦失手,悔怨也来不及了,你可细心想想,另有如何的玄承心法,可助你修成无相魔诀?”
秦忘舒喜道:“莞儿如有战略,必能大成。”
莞公主道:“忘舒哥哥为了御劫大业,不吝勉强责备,那才是一片公心。只是有一桩事倒是不当。”
第二重为藏功慝境,此术若能修成,别人再难探出其境地修为来,历届魁神常用此术利诱敌手,一旦脱手,就是出其不料,别人极难防备。
不过御劫大事,毕竟需求结合世人,儒生行事光亮磊落,最易凝集民气,若与宰公林放就此争论,那可不是坏了大事?
秦忘舒苦笑道:“莞儿,这体例虽是稳妥,倒是进境迟缓,就算修他个十年八年,只怕也一定能胜利的。我为修此功已担搁了旬日,岂能再迟延下去,为着我一人,可不是误了大事?”
而又因前几日悟形而上学之法,于无相心诀无师自通,亦是小成,至于其他五项,则只是初修罢了。
当下就依着大陈皇室族谱,替秦忘舒取了个名字,叫做田弃疾,大陈公子当中排名十七,因幼年向道,一向在东穹修行,故而人皆不知。至于所拜宗门,则因宗门有旨,秘而不宣。
所剩五项未晋小成者,臂诀息诀倒不敷为虑,但首诀,灵诀,魔诀三项,倒是大大的难关。
秦忘舒道:“我为修这无相十诀,已是竭尽尽力,想尽了体例,若说独一未曾动用过的玄承,那就是‘天’字剑文了。”
莞公主向秦忘舒瞧了一眼,便是一叹,道:“现在大晋境内诸修,皆以宰公林放马首是瞻,儒家弟子有各式好处,唯有一项最是愁人。那就是凡事都要讲个名正言顺,忘舒哥哥修成魔道,二人只怕难以见容。”
莞公主道:“现在只好循序渐进,先试千斤之力,再试一岳之重,只需修行时稍有感到,立时就放弃尝试。”
但若因儒家之故,就让秦忘舒放弃御劫大业,那他是断断不肯的。大丈夫行事,只求问心无愧,就算众议汹汹,又何必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