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此消彼长的窘境[第2页/共2页]
“定当更加珍惜面前之糊口!”
“好一个此消彼长!”耿之奇心中突然大喜。
周棣微微一笑,狭长的凤眸里明灭着一抹精光来。
“耿尚书担忧甚么本宫天然晓得。”
“太子殿下好大的手笔!可你想收拢流民我不反对,但这些流民一旦在我大周吃饱了喝足了,比及大楚那边危急一过,他们如果想返国,或者是生出事端来,又当如何?”
“回到大楚去奉告更多的人,我大周对百姓的宽大和照拂,比他大楚不知强上了多少倍吗?”
而这统统,只是周棣所想出来的一个小小的战略就能达到的!
虽说大楚百姓并非是大周百姓,可却一样是人。
贤人以德教养万民,周棣此法虽是弱了敌国,但是……却一样也苦了百姓啊。
还能够让大周具有更多的百姓,百姓越多,也就预示着劳动力和青壮越多,对人丁的增加也是一件妙事。
心中不由充满着一抹镇静。
岂料周棣缓缓地摇了点头。
可就在这时,人群中却有一人阴阳怪气的开了口。
既能使大楚的经济一下子变得疲软不堪,同时又会给大周带来无尽的好处。
兵戈所到之处,烽火燃烧之处,全都是大周的国土。
“如果这路上支撑不住,只要当着贩子上人的面说本身是大周百姓,我方可照会大楚,在楚国境内安插下一支羽林卫,凡是口称是我大周之民者,羽林卫自当将其护送到大周边城,便可分派地盘,下发稻种和赈灾粮,今后便可在我大周安设下来。”
“而丰沛城间隔大楚最多不过十天的路程,丰沛城的边疆可贴出布告,也可号令兵士射箭入大楚国境,凡是哀鸿走到丰沛城,我大周必定采取这些食不充饥的贫苦百姓,免费供应粮食,按天灾来施助施粥,以保百姓。”
说着,就看周棣缓缓地转过身去:“我大周可划出一个边城来,归德是大楚的地界,在归德以西百里之处,有一边城名曰丰沛城,那边是我大周的地界。”
“如果遵循太子殿下如许计算,只怕就算你手里有从大楚打劫来的这一百二十万担粮食,你也不敷用吧?这么多张嘴,只怕一天就能吃掉十万担粮草,你又能支应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