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明哲保身之道[第1页/共2页]
莫不是先前身为废柴时可有甚么病根未曾治好?
说完,周棣转过甚来,面色极其严厉,环顾了一眼四周,冷声开口说道:“礼部堂官安在!”
说这话时,周文帝不由咬牙切齿。
这太子公然跟之前大不不异了,莫说是他此番竟然能够打赢西凉,就单单说这百官跪迎之礼,实在若无周文帝的授意,那礼部尚书就算是不想要脑袋,也不是这么个死法。
“百官跪迎!”
是以百官跪迎之礼,实际上是周文帝给太子挖的一个坑。
不知在甚么时候,太子殿下竟然变得如此油滑了?
“哦?”
如此一来,这件事一旦被传出去,统统人都会将罪恶和锋芒对准礼部尚书,而并非是当朝太子。
下一刻,就看周棣死死地抓着他的手,硬生生的将徐谦给扶了起来。
不错,在这宫中另有一名老祖宗,是明面上的太后,但是却并非当明天子之生母,只是嫡母。
周文帝现在在寝宫当中正在安睡,却无妨被这山呼海啸之声突然吵醒。
可现在太子竟然如此出息,明面上周文帝还得犒赏这些酸腐文人!
周文帝眯着眼睛,心中不免迷惑万分。
当周棣带领着军队达到京都宣武门之前,大内官领着一众内臣浩浩大荡的从中走了出来。
太子殿下这是甚么弊端?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遵循礼节,先去看望了老祖宗,稍后就会达到崇政殿。”
周棣顿时冷哼了一声:“你倒是好巧的心机!”
“也罢,既然他不受这百官跪迎之礼就不受罢,太子现在在那边?”
本来,先前派去太子府的这些人,全都是酸腐文人,胸中虽有点墨沟壑,但是却对朝政一窍不通。
“喏,老奴这就去传旨!”
三步两步冲到中书舍人徐谦的面前,一个踉跄几乎支撑不住本身的身子。
周棣对着徐谦躬身一拜:“岂敢让百官跪我?如此岂不是僭越了吗?”
徐谦顿时被周棣给吓了一跳。
“扑通!”
“太子殿下!这是陛下的旨意!陛下说我大周已十几年来未曾有如此战事,更未曾有挟如此大胜而归的光荣时候,陛下特旨,特地叮咛我等好生筹办,一应礼节全都采取最高规格。”
中书舍人的职位仅次于尚书令,而本朝的尚书令阃是周文帝未即位之前担负的官职。
不管是权臣还是藩王,亦或者是太子,都了局极其惨痛。
关于太子在居庸关前强行开关立威一事,都城当中已传的沸沸扬扬。
“传旨,太子府属官和教习教诲太子有功,每小我官升一级,赏布帛百匹,黄金百两!”
“不,不好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在老祖宗的寝宫闹起了!”
此番太子挟大胜而归,本身要如何犒赏他才好?
即使徐谦现在不想起来,可倒是被周棣胳膊一用力,这么一架,愣是给架了起来。
却未曾想太子连跳都未曾跳,挑选了正面硬刚。
是以周棣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大内官的身前,一撩甲胄,单膝跪地。
因为太子殿下不但做的涓滴没有讹夺之处,就连这礼节也是滴水不漏。
这位大内官作为周文帝的贴身亲信,此番班师现场固然周文帝未曾现身,可既然派了这位大内官来,也就代表着天子陛下亲临的意义。
周文帝顿时紧皱着眉头,嘴角微微一抿。
老祖宗!
可……
说完,周棣直接疏忽了跪在中间的百官,朝着他的部下一号召。
说完,他的目光看向了大内官。
一声声号令,这声音传遍了京都大街冷巷,就算是皇宫内院里,也模糊地能够闻声。
两边是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倒在两侧。
“臣……臣想着太子殿下乃是东宫之主,将来的储君,是以,百官与我这才心悦诚服的行了这跪迎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