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课堂相见(上)[第2页/共2页]
“而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期间,汗青上空前的民族融会和文明交换也开端了,固然这在后代看来是血淋淋的战役史,但恰是在这战役中,其他文明进入了中土,汉族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巴比伦文明堆积于此,全天下首要的文明都被请出去当了中汉文明的教员。”
“有一点很奇特,这些文明的旧址,生长到现在为甚么却变成战役频发,纷争不竭的掉队地区,永久是灾害不竭、炮火连连,这美满是一个逆反的状况。保存到明天比较完整的文明白实只要中汉文明。”
“阿梅尼卡?”有人鄙人面半信半疑地嘟嚷了一声。
门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谁也没有重视到换了一身飞鸟校服的科洛蒂亚这时也从后门出去,好端端地坐在坐位上听岑先生讲学。
“大师前后跨入了文明的门槛,然后质变到质变,智能大发作,人类一起成熟了,智者碰撞在一起,百家争鸣――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身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出世,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
“天下上独一一个处所,这个处所统统的孩子,都能够很普通地朗读着2500年前的白叟家的话,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够誊写几千年来一向在不竭退化的象形笔墨,传唱着千年以降的汗青画卷和文明传承。这是难以设想的。但是这在中华热土上真正产生了,这是独一一个从4200年进步入文明今后没有间断的处所。这就是我们的帝国,大师的中华。”
“至此中汉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优良因子融会了,公元5世纪在北魏孝文帝的时候,主张各族通婚,主张文明兼收并蓄,培养了新一代身材强健、受杰出教诲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以是,一个巨大的朝代顿时就要来了,这个朝代就叫唐朝。”
“明天,我们来讲一讲文明。”
统统人转头望去,科洛蒂亚博士双目凝重,似有话要说。
“在两河道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成熟生长的时候,中汉文明仅仅初露曙光,在他以后另有埃及、印度,四大文明是现在统统文明的旧址。”
“是的。各族融会,各文明融会,使得中汉文明迎来了退化,也迎来了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