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节 勤工俭学有英才[第3页/共3页]
“不过,洋人也一定是你们反动的背景。如果清廷情愿拿出国度好处互换,我想洋人没有来由庇护泰岩先生和苏报的安然。不过是在公部局打个官司的事情,到时候说不定将人引渡给清廷也未可知。”吴宸轩持续推理。
“本来清廷不会干与租界里的事情,不过苏报的泰岩先生这篇黄吕大钟般的惊世之作一经见报,如果清廷还没有反应,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反动派了。”吴宸轩非常笃定,本来嘛,清廷就是得国不正,满人本身都没有万年一统的信心。兼并着关外的地盘宁肯养傻狍子也不让汉人出关运营,就是给本身留的后路,不过这个后路顿时就要成为日俄两国的赌桌,而满断根了干瞪眼也仿佛没有其他好体例了。笔墨狱不是满清的初创,不过在几千年的国史中能把笔墨狱用的如此登峰造极的仿佛也难有出其右者,较着的不自傲嘛。即便是后代的民国,也不过是让七君子之类的传媒人士蹲了蹲大牢,还弄得国母作陪,门生围攻,差一点弄成一个民国版的监狱风云,好不热烈。如果在后代信息高度发财的期间里,除了某些敏感词汇的收集过滤和某些年份以后不准触及的所谓网文红线之类的笔墨狱遗址,已经几近没有甚么因言开罪的能够性了,申明固然未能完整达到言者无罪的境地,但是统治阶层的自傲明显比起满清这类奇葩政权还是有了一点进步的,可喜可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