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非和平崛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节 时来运转遇苗家[第1页/共3页]

“嗨,又酸上了吧,我二哥但是个买卖人,不会拽文的。”

“好啊,二哥,啊哦,对了兄弟你贵姓?”

“三转是腕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是电唱机”

“腕表天然是兄弟家的,自行车我也见过,罗三爷家的二小子骑过,一大一小俩轮子紧蹬沓,倒也是个成心机的玩意,这缝纫机是个啥物件,莫非能够缝衣服。”

这位苗四爷大抵就是苗世循(海南)了,想到这,我一拱手:“本来是海南兄劈面,不知小弟有甚么能够效力的?”“行啊,爷们,这就门清了”小厮乐得尖牙不见嘴。“啪”后脑勺挨了一巴掌。“无礼”苗海南也挺奇特,按说本身是找了十来天赋找到正主的,苗家在济南府也是初来乍到,要说故乡索镇家喻户晓倒是普通,但是本身明显就是家里游手好闲的一个,二哥人面广,有人晓得不希奇,本身咋就驰名了。我天然不会说破,两小我顿时熟络起来,聊了半天赋明白,本来这位是从一个当铺的朋友那儿传闻比来济南府当铺行收了很多好表,做工精美,代价也不贵就是来路不清,倒手也卖不上代价去。以是动了心机,想看看泉源有啥油水没,当然也不解除这位四爷纯属闲的蛋疼。

明天又进城了,好歹学会了骑骡子,买的大青骡子放在乡故乡,免费让他使唤,我也免得照看牲口,还好没有同期间的穿越客,不然准会被评为最没出息的穿越客金像奖。到了城西的五里牌坊,下了骡子歇歇脚,路边开端有茶水摊,喝碗大叶子日照野茶,暑气顿消。面前这牌坊为石质,高约三米,宽两米,两底座上竖东西两根石柱,上雕刻“手绢七尺于灵前,至死不悔。随双亲于地下,联袂同业”,石柱上端两层横梁,中间刻“旌孝双亲”,横梁上端为龙纹花草顶罩。实在此坊为“孝女坊”,后是以坊居城五里,人们便俗称此坊为“五里牌坊了”。听了摊主的讲古,我也有些出神了,浑不知身边有个第三只手正在悄悄靠过来。“啪”第三只手被打掉,这位还七个不平八个不忿,一扭头就骂上了:“窝门,你作死么...”这位一看身后的长袍马褂的公子和四个短打扮的护院,就晓得事岔了,还没等楞过神,就被一耳光,弄了他个仰摆牙,一个青衣小帽的小厮就卷上了“你这二流八蛋的玩意儿,敏捷儿的拔腚,再死乞白赖地在这里粘缠,我就取出你的牛黄狗宝来”。吓得这位爬起来就凉锅贴饼子——溜了。

受第一个粮栈胜利的鼓励,1906年,苗世厚和荣仲森决定以索镇恒聚油坊6年的红利4000两白银作底金,在泺口再开一家恒聚和粮栈,由苗世厚任经理,苗世远任副经理。今后,两个粮栈互通信息,相互共同,在合作中始终处于无益位置,几年间苗家又赢利5000两白银。1910年,又以这5000两白银作底金,在泺口开设了苗家独资企业公聚合粮栈,由苗世远任经理。这是正值辛亥反动前夕,时势不稳,合伙的荣、郑、杨三家怕粮栈蒙受丧失,要求散伙或退股。经协商,索镇的油坊归荣家运营,济南的粮栈归苗家运营,同时退还郑、杨两家的股金和分红。为了便于运营,苗家撤消了恭聚和与恒聚和粮栈,只保存了泺口的公聚和粮栈,同时于1911年在济南火车站四周开设了恒聚成炭栈。这是,济南的买卖中间已经从泺口转向了商埠,苗家抓住这个机遇,于1912年在经一纬四路建了30间停业楼,又将炭栈改成粮栈。由此,苗家的粮栈买卖进入了光辉期。两年后,苗家的粮栈赢利近50倍!苗氏由此登上了济南粮栈业霸主的职位,并在长达22年中独揽广帮生米买卖。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