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下太华 封神之事,灵明境 寅虎将军[第1页/共2页]
“灵明,心中透明,虽有多想却无邪念,精力无垢,真灵平静是为‘灵明’。此乃灵魂第五境,灵明境。”
李辟尘架起雷云,一时之间,山中溪流倒卷,会聚成云,雷霆显化,隐在云中,霹雷隆的从诸山飞过,待到火线不远处,见到曾经在死剑坟前见过的镇子,那边便是太华鸿沟了。
虎头虎脑的小娃扣问爹娘:“爹,那小我会飞啊!”
李辟尘架云从石明镇上飞过,引得下方百姓惊呼,见神仙出山,架起雷云,晓得这是一名有道行的雷道仙家,老一辈的百姓昂首叩拜,而小小的娃娃们则是猎奇的从屋子中、木车里探出头,恋慕又惊奇的看着神仙从天而过。
太安州有黑黄双神护佑,是以神道得兴,虽不如仙门太华,但亦是第二大的权势。上一次三千年大劫,也就是距今两千年之前,仙魔两道陨落宗门无数,在大劫之下,撤除神道以外,其他大道修行人皆在劫中,可神道虽无灾,但证道亦是困难非常。有玄门看中神道无灾一事,想到宗门弟子如果死去,则可真灵化作神祇,在大劫到临时庇护宗门不灭,又因神道顺天,故此另有功德可降。
李辟尘从云端俯瞰,听得那孩子稚嫩言语,嘴角也勾起一丝笑容。凡人庸碌,但仍旧有本身的出色;神仙清闲,上探青冥下窥幽黎,但仍旧有灾害忧?。
浩淼高远的声音从天上而来,李辟尘一边笑着一边叹着,其音乘风而散,自天而奖,落入人间,好似小楼听雷,神轻梦话。
李辟尘下了太华,自出天路而去。火线高山流水,山势险要。初来时,有戚晋元的劫云相送,现在本身下山,倒是重峦叠嶂,一山更比一山深。
故此三十六洞天中,第二蓬玄洞天、第四太仙洞天、第七虚陵洞天、第九赤水丹天、第十六真升玄天朝十大纯阳上宗禀告,请立下封神榜来,以此来让宗门中陨落弟子及时转入此中,化作一方神祇,护佑宗门长盛不衰。
做完此事,李辟尘乘云分开太华地界,再朝前去,正有一片浊风四散,他赶紧按落云头,背起神兵,欲要行法驱浊。
石明镇,石中有灵,灵中有明,是为灵明。
父子二人的对话引来街坊邻居,那酒楼的老板、贩糖人的男人、砍木的樵夫、弄江的渔人俱都笑着夸奖娃娃,说贰心如明镜,不染灰尘,有一点灵根,说不定来日便被神仙看中,上了太华山去,做那长生的真人了。
“三教共立封神榜,此方三道所做之事对应洪荒三教,可封神之缘倒是大不不异。”
五尘魔人经常来此窥视,但次次皆不能到手,老是会留下性命。说来也怪,自九思堕五尘以后,他们宗门的气运仿佛被抽了个洁净似的,多有不利之事产生。
“四境同归,五境灵明,看来我的破境之缘法便应在这个孩子的身上了。”
声音不大,亦未曾传入人间,只是这一语落下,倒是冥冥中牵起了一道因果丝线。
似李元心如此刁悍人仙真传,表情也不过凝神罢了,连定息也是不到。
石明镇坐落太华鸿沟,靠仙山而居,此中凡人体内无浊,其身躯清灵,又常常受夔牛鼓净体,是以对于魔道来讲,这些人类都是一株又一株的神药,吃了可促进法力,道行大进。
李辟尘心中所想,从天降下一指,化为清光,落入人间孩童眉心之处,护他真灵灵魂,保他安然。
“都道长生清闲,谁知仙道峻峭?觑百年浮世醒,好似大梦忽止!叹人间甲子斯须,眨眼间白石已烂,转头时沧海重枯!”
初来时便感觉这名字不凡,此中有所意指,细心一个考虑,李辟尘倒是得出了“灵明”二字,此时未有四猴之说,这灵明二字,明显指的不是那尊上天上天的神猴,搅闹四海的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