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青城山上(二)[第1页/共2页]
那弟子找到三间客房,安排古杨等人入住,随后便自行分开。古杨眼神在屋里扫了一圈,屋内只要一桌一床,甚是简朴。晓得青城派为道家门派,统统从简,涓滴不希奇。古杨本日赶了一天的路,肩头又受了伤,颇感劳累,正想上床安息一下。
回到住处,尘静与尘缘两人还没有返来。古杨不再理睬其他,自行歇息。
未几时,之闻声耳边传来一阵清越的笛声,倒是古杨正吹奏骨笛。这笛声婉转绵长,刚开端时而轻灵,时而欢畅。待到厥后,笛声垂垂降落,若断若续,渐渐苦楚起来。未几时,笛声渐不成闻,直至消逝不见。这首曲子也是阿清教给古杨的,名字是甚么倒是无人晓得。当年阿清教给他这首曲子时,说是有一对男女,心中相互爱恋。但厥后男人因病离世,那女子肉痛难忍,留下这一首曲子,便跟从那男人而去。故事不晓得是真是假,但这首曲子倒是证了然古杨此时的表情。
几人跟着那弟子上山行去,路过建福宫,只见四周亭阁堆叠,耸峙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如置身画中。【零↑九△小↓說△網】跟着穿过天师洞、祖师殿,殿内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一起上风景娟秀,修建成群,古杨悄悄称奇。但尘静等人并非初来,对四周风景毫不睬会。未几时,一行人已达到上清宫外。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上,是青城派经常修道的场合,殿内供奉着太上老君像。
一行人尚未进殿,便见一个满脸红光、须发皆白的老道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几名弟子。古杨识得此中一报酬海通,当年在CD府有一面之缘,这个老道却不熟谙。但见尘静与尘缘同时快步走上前去,两人合十道:“峨嵋派尘静、尘缘,见过松风道长。”本来在这老道便是青城派掌门人。松风道长呵呵一笑,说道:“我们平辈论交,两位师太不必多礼,”尘静均知松风道长与本身平辈,但对方是掌门人,身份颇高,本身向他施礼也是应当。松风道长聘请尘静二人进入殿内,向身后一名弟子道:“去找三间客房,安排她们弟子歇息。”他不熟谙古杨,只道古杨也是峨嵋派的弟子。峨嵋派嫡传固然都为女子,但外门弟子却可觉得男人,平常教诲技艺。松风道长说完,便有一名弟子上前。将古杨、林玉儿及别的一名弟子请到客房歇息。古杨晓得他们要参议要事,本身须得避嫌,当下也跟着那名弟子分开。
目睹林玉儿脚步轻扬,徐行沿着石梯上山,对此地甚是熟谙。古杨跟在她身后,只见全山林木翠绿,四时常青,诸峰环抱,状若城廓,青城山便由此得名。古杨目睹林玉儿徐行上峰,脚步轻巧,身材窈窕。走动间秀发微微飘荡,后颈肌肤若雪,若隐若现。古杨心中一动,仓猝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两人并肩而坐,林玉儿双眼瞧着远方群山,开口道:“古公子,你肩上伤口可好些了么?”古杨道:“这点小伤不碍事,我之前学武之时,受过的伤可比这个严峻多了。”想起当年本身与阿清两人同时受伤,本身身受寒毒,若不是在绝壁底下偶尔习得《潜龙心经》,现在恐怕已是白骨一堆。如此又想到了阿清,她受伤远比本身为重,内功又不如本身高超,此时不知是生是死。想到此处,古杨内心又是一痛。
林玉儿见古杨回了一句,便不再说话,偏头向他瞧去。只见古杨从怀中取出一方锦帕,一望便知是女子之物。翻开锦帕,内里包裹着一支奇特的短笛,恰是西域碧云寨特有的骨笛。只见古杨将骨笛拿在手里,细细抚摩,脸上柔情一览无余。林玉儿鼻中‘哼’了一声,便偏过甚去,不再看古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