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走出扬州[第1页/共9页]
李晴山笑道:“你是想问,我当日已取中进士三甲,本应入朝为官,却未及节录官职,便归乡教书来了,是何启事,是吧?”阮元也有些不美意义,但教员既已点破,也只好点了点头。
“也不满是这个启事。”阮元道:“习武还是爹爹教我,爹常平常常讲些《资治通鉴》与我听,内里军争战事,小时候听来,最是风趣。爹爹又善于骑射,经常教我一些,以是同为读书人,能够我在弓马之上,下得工夫比别人多些吧。另有那边梨园,那家你看着小,却也便宜,小时候爹爹也带我去过一次。”
这一日,阮家人在家中相互别离,阮元和江彩一同北上,杨吉想着一睹北国风景,也要求同去。阮承信看他和阮元友情日深,再无任何顾虑,很快承诺了。只是刘文如年纪还小,阮元和江彩筹议以后,感觉把她带去,也照顾不过来,就临时先送回江府了。眼看拜别期近,刘文如天然舍不得江彩,也相互哭了一场,好轻易才分开。
眼看落日渐落,阮元虽仍有不舍,也垂垂转而向南,筹办回家去了。杨吉晓得阮元并未因为眷恋故里,而不顾其他,便也豁然,跟在阮元身边往家里走了。
钱大昕笑道:“你少和我套近乎,若只是你,我可舍不得那一两渡船银子呢。我在江宁讲学,这不,渊如也在,他恰好也筹办北上会试,老夫想着他才学过人,总想和他聊聊。没想前日,都城里二云先生帖子也到了,说多年不见,也想和我畅谈一番!你看,这一件件机遇偶合,不都在让我重返都城吗?既然如许,那我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喽。伯元,此番乡试得中,你可否情愿和我们一同北上?”阮元也把筹办和谢墉一道进京的事,奉告了钱大昕。那二云先生名为邵晋涵,《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旧五代史》得以重见天日,便是因他之功,他在《尔雅》方面一样观点颇多,乃是学术贯穿经史的大师。
“他说,他家本来在会宁,也是殷实之家,算不得大富大贵,却也有很多田产。可惜他本性驽钝,读书竟不得中式,上一年间,听闻府里有纳捐之事,出捐得五十石麦子,便可补府学门生,如果更加,还能到京里补一个国子生员。便捐了一百石麦子给巩昌府,只求补个监生。眼看麦子也送了,府里奉告他,监生的事尚需些光阴,他也没焦急,便回籍等着。”
“那姓王衙役见那乡绅不肯交纳银两,便道:‘是我忘了,大人特地叮嘱,要银子不要麦子。咱甘肃粮食少,给我们银子,我们去陕西买粮,买得更多。至于为何要你三百两,你不知打通朝廷枢纽,有多少难处么?眼下这承平时节,你也捐个监生,我也捐个监生,监生一年就那几个名额,未几费钱,如何到你这里?你交我们三百两,我们立即给你根据,保你监生资格能够到手罢了,莫要再罗嗦。’”
“那乡绅手中本就没有那很多现银,却如何交得?只好先请了两人归去。可没想到,那日以后,这两人竟每天来那乡绅家里索要银子。眼看他们这般逼迫,那乡绅感觉不对劲,朝廷多年不可捐纳,如何一下子又开了口儿?只怕捐纳之事,本就是子虚乌有。他家虽在甘肃,却有个远方亲戚在京里,便来了都城,想着把这事奉告亲戚。又得知我便是下一任会宁县知县,就连夜过来找我,想让我帮他在朝中找些人,把这事上报朝廷。”
江彩眼看阮元闷闷不乐,也走了过来,笑道:“夫子如果不高兴。我这里有一件高兴的事,夫子可愿听听?”
阮元也晓得,汪中不止精通儒家典范,并且对于儒家中长年被萧瑟的荀子,乃至墨家的墨子,汪中也各有研讨,论学术博识,本身天然尚显不敷,论学问通达,他自称扬州第一,也是实至名归。道:“容甫兄,儒墨道法四家,容甫兄一力贯穿,小弟实在望尘莫及。若今后你我还能相见,那《墨子》一节,小弟却还要就教过容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