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形势[第1页/共5页]
朱翰之笑了:“这些事你就别管了,二表叔很快就会安然返来的,你能够归去跟二表妹和虎哥儿说,尽管在家等好动静。”
朱翰之轻描淡写地说:“哦,我们的人本来是不晓得的,是郭钊那边通报过来的动静。他们那一伙人好象有些悔怨了,又想改投我们,是以主动送了动静上门示好。燕王叔说了,有好处不拿白不拿,先把冯家人和白文圭给处理了再说,安庆大长公主部下的人不过是秋后蚂蚱,留着今后再渐渐措置,若他们果然是识相的,看在欧阳太傅的份上,饶他们一条狗命也没甚么。”
“你这又是何必?!”这回说话的是陈宏,“你身子固然伤了根柢。但当初大夫也说过,只要好生保养,一定没有但愿。再不济,纳个妾生也就罢了。若达生不肯,那就从亲族当中过继。九妹,三叔三婶这辈子最悲伤最悔怨的事,就是没给你寻个好人家。让你受了这十几年的苦。现在他们都盼着不管如何都要弥补你,你怎就这般断念眼呢?!”
“他们是走的海路。”朱翰之笑笑,“李家阿谁庶子,手底下也有几条船,混乱间与冯家人一道逃脱了,坐船走海路去了南边儿。传闻他们本来是筹算往爪哇国去的。只是半途传闻冯兆东在广西边疆坐拥几十万雄师,把持一方,便改道往他那边去了。大抵也是舍不得离了中土,妄图凭着那几十万雄师打返来呢,至不济也要占了两广做土天子。”
朱翰之听了便笑说:“这有何难?今后你想晓得甚么,尽管来找我就是了。我固然不管事儿,但只要我想晓得的,也没人会瞒着我。”
“你这丫头……”
朱翰之便安抚她:“实在……也没甚么,都城驰名誉的大户人家里头,守寡再嫁的或许很少,但和离的妇人,十个里头倒起码有三个会再嫁。你母亲若果然是和离了的,再醮也没甚么,反正她只要你一个女儿,而你又是必定了要嫁我的,谁也别想拦着。是以她再醮别人,顶多就是叫人说几句闲话,你再受些非议罢了。只要你不在乎,谁还会放在心上?我只是感觉……”踌躇了一下,毕竟还是没说下去,只是道:“这事儿就交给我吧。你别再说让你母亲再醮的话了,把稳叫人闻声了说你不孝敬父亲。转头我在皇兄面前替你探探口风,免得他哪天心血来潮,以慰劳三表叔遗孀的名义给你母亲赐下点东西,今后就费事了。”
本来新君与燕王雄师入京后,都城周边曾一度有过乱兵为非作歹,但现在已经被处理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朝中本来是建文余孽的也都纷繁下了大牢。因为新君是个脾气仁厚的人,不想多造杀孽,是以格外开恩,这些建文余孽里头,凡是能诚恳悔过、又无大恶的人,根基都在革爵离职后被开释了;曾经犯太小错但题目不大的。也都从轻发落;只要那些大奸大恶之人,或是曾经直接参与了当年石头山之变的人,才会被处以极刑。重的满门抄斩,轻的成年男丁斩首,家眷放逐;至于此中一小部分死不改过的,若无大错,也直接关在牢里吃耐久牢饭了,如果犯错误的,直接正法。
明鸾克日见他接连为本身处理了好些困难,对他非常信赖,闻言心中虽猎奇,但还是承诺了,只是说:“一有新动静,记得尽快奉告我!”
明鸾与朱翰之甜甜美蜜地商讨了一番今后的打算,蓦地发明时候已经不早了,方才走下山来。
朱翰之笑了笑:“晓得了,转头我给你弄两小我去,你有事要找我的时候,就叮咛他们去那御赐的宅子办事,天然就能找到我了。”他靠近了她耳边小声说:“你那宅子的后门,隔着条小道,就是我那侯府的侧角门,只是大门不在一处,别人不会等闲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