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东周列国志》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2章 宋襄公假仁失众齐姜氏乘醉遣夫(1)[第2页/共3页]

金注何如瓦注奇?新君能解旧君围。为君守位仍推位,千古贤名诵目夷。

无端媚楚反遭殃,引得睢阳做疆场。昔日齐桓曾九合,何尝容楚近封疆?

宋公傲慢无礼,寡人已幽之于亳。不敢擅功,谨献捷于上国,望君辱临,同决其狱!

宋襄公志欲求伯,被楚人玩弄一场,反受大辱,痛恨之情,痛入骨髓,但恨力不能报。又怪郑伯建议,尊楚王为盟主,不堪其愤,正要与郑国作对。时周襄王之十四年春三月,郑文公如楚行朝礼,宋襄公闻之大怒,遂起倾国之兵,亲讨郑罪,使上卿公子目夷辅世子王臣居守。目夷谏曰:“楚郑方睦,宋若伐郑,楚必救之。此行恐不能取胜,不如修德待时为上。”大司马公孙固亦谏。襄公怒曰:“司马不肯行,寡人将独往!”固不敢复言,遂出师伐郑。襄公自将中军,公孙固为副,大夫乐仆伊、华秀老、公子荡、向訾守等皆从行。谍人报知郑文公。文公大惊,急遣人垂危于楚。楚成王曰:“郑事我如父,宜亟救之。”成得臣进曰:“救郑不如伐宋。”楚成王曰:“何故?”得臣对曰:“宋公被执,国人已破胆矣。今复不自量,以大兵伐郑,其国必虚,乘虚而捣之,其国必惧,此不待战而知胜负者也。若宋还而自救,彼亦劳矣,以逸制劳,安往而不得志耶?”楚王觉得然。即命得臣为大将,斗勃副之,发兵伐宋。宋襄公道与郑相持,得了楚兵之信,兼程而归,列营于泓水之南以拒楚。成得臣令人下战书。公孙固谓襄公曰:“楚师之来,为救郑也。吾以释郑谢楚,楚必归。不成与战。”襄公曰:“昔齐桓公发兵伐楚,今楚来伐而不与战,何故继桓公之业乎?”公孙固又曰:“臣闻‘一姓不再兴’。天之弃商久矣,君欲兴之,得乎?且吾之甲不如楚坚,兵不如楚利,人不如楚强。宋人畏楚如畏蛇蝎,君何恃以胜楚?”襄公曰:“楚兵甲不足,仁义不敷。寡人兵甲不敷,仁义不足。昔武王虎贲三千,而胜殷亿万之众,惟仁义也。以有道之君,而避无道之臣,寡人虽生不如死矣。”乃批战书之尾,约以十一月朔日,交兵于泓阳。命建大旗一面于辂车,旗上写“仁义”二字。公孙固悄悄叫苦,私谓乐仆伊曰:“战主杀而言仁义,吾不知君之仁义安在也?天夺君魄矣,窃为危之!吾等必戒慎其事,毋致丧国足矣。”至期,公孙固未鸡鸣而起,请于襄公,严阵以待。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