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东周列国志》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 周宣王闻谣轻杀杜大夫化厉鸣冤[第2页/共4页]

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端的文修武偃,物阜民安。自武王八传至于夷王,觐礼不明,诸侯垂垂强大。到九传厉王,残暴无道,为国人所杀。此乃千百年民变之始。又亏周召二公同心合力,立太子靖为王,是为宣王。那一朝天子,却又贤明有道,任用贤臣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复修文、武、成、康之政,周室鲜明复兴。有诗为证:

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几亡周国。

贤哉左儒,切谏批鳞。是则顺友,非则违君。弹冠谊重,刎颈交真。名高千古,用式彝伦。

宣王甚恶其语。使御者传令,尽拘众小儿来问。群儿当时惊散,止拿得长幼二人,跪于辇下。宣王问曰:“此语何人所造?”幼儿战惧不言,那年长的答曰:“非出吾等所造。三日前,有红衣小儿,到于市中,教吾等念此四句,不知何故,一时传遍,满都城小儿不约而同,不止一处为然也。”宣王问曰:“现在红衣小儿安在?”答曰:“自教歌以后,不知去处。”宣王嘿然很久,叱去两儿。即召司市官叮咛传谕制止:“如有小儿再歌此词者,连父兄同罪。”当夜回宫无话。

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檿弧箕箙!

宣王不解其说。伯阳父奏曰:“以十二支所属推之:羊为未,马为午。哭笑者,悲喜之象。其该当在午未之年。据臣推详,妖气固然出宫,未曾除也。”宣王闻奏,怏怏不悦,遂出令:“城内城外,挨户查问女婴,不拘死活,有人捞取来献者,赏布帛各三百匹;有收养不报者,邻里举首,首人给赏如数,本犯百口斩首。”命上大夫杜伯专督其事。因繇词又有“檿弧箕菔”之语,再命下大夫左儒,督令司市官巡行廛肆,不准造卖山桑木弓,箕草箭袋,违者正法。司市官不敢怠慢,引着一班胥役,一面晓谕,一面巡绰。当时城中百姓,无不遵依,止有乡民,尚未晓得。巡至次日,有一妇人,抱着几个箭袋,恰是箕草织成的,一男人背着山桑木弓十来把,跟从于后。他伉俪两口,住在远乡,赶着日中做市,上城买卖。尚未进城门,被司市官劈面撞见,喝声:“拿下!”部下胥役,先将妇人擒住。那男人见不是头,抛下桑弓在地,飞步走脱。司市官将妇人锁押,连桑弓箕袋,一齐解到大夫左儒处。左儒想:“所获二物,正应在谎言,况太史言女报酬祸,今已拿到妇人,也可答复王旨。”遂隐下男人不题,单奏妇人犯禁造卖,法宜正法。宣王命将此女斩讫。其桑弓箕袋,焚弃于市,觉得造卖者之戒。不在话下。先人有诗云:

赤矢朱弓貌似神,千军队里骋飞轮。君王枉杀还须报,何况戋戋划一人。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地步先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夷厉相仍政不纲,任贤图治赖宣王。共和若没复兴主,周历安能八百长!

却说宣王虽说勤政,也得不到武王丹书受戒,户牖置铭;虽说复兴,也到不得成、康时教养大行,重译献雉。至三十九年,姜戎方命,宣王御驾亲征,败绩于千亩,车徒大损,思为再举之计,又恐军数不充,亲身料民于太原。那太原,即今固原州,恰是邻近蛮夷之地。料民者,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观其人数之多少,车马粟刍之饶乏,好做筹办,征调出征。太宰仲山甫进谏不听。先人有诗云: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