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东周列国志》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0章 齐侯送文姜婚鲁祝聃射周王中肩[第1页/共4页]

诸儿读其答诗,知文姜故意于彼,想慕转切。

桓王闻郑伯出师抵敌,怒不成言,便欲亲身出战。虢公林父谏止之。次日各布步地,庄公传令:“摆布二军,不成轻动。只看军中大旆展动,一齐进兵。”

郑庄公闻王师将至,乃集诸大夫问计,群臣莫敢先应。正卿祭足曰:“天子亲身将兵,责我不朝,名正言顺。不如遣使赔罪,转祸为福。”庄公怒曰:“王夺我政权,又加兵于我,三世勤王之绩,付与东流。此番若不挫其锐气,宗社难保。”高渠弥曰:“陈与郑素睦,其助兵乃不得已也。蔡卫与我夙仇,必定效力。天子大怒自将,其锋不成当,宜坚壁以待之,俟其意怠,或战或和,能够快意。”大夫公子元进曰:“以臣战君,于理不直,宜速不宜迟也。臣虽鄙人,愿献一计。”庄公曰:“卿计如何?”子元曰:“王师既分为三,亦当为全军以应之。摆布二师,皆结方阵,以左军当其右军,以右军当其左军,主公自率中军以当王。”庄公曰:“如此可必胜乎?”子元曰:“陈佗弑君新立,国人不顺,勉从征调,其心必离。若令右军先犯陈师,出其不料,必定奔窜。再令左军径奔蔡卫,蔡卫闻陈败,亦将溃矣。然后合兵以攻王卒,万无不堪。”庄公曰:“卿料敌如指掌,子封不死矣!”正商讨间,疆吏报:“王师已至葛,三营联络不竭。”庄公曰:“但须破其一营,余不敷破也。”乃使大夫曼伯,引一军为右拒;使正卿祭足,引一军为左拒;自领大将高渠弥、原繁、瑕叔盈、祝聃等,建“蝥弧”大旗于中军。祭足进曰:“‘蝥弧’以是胜宋许也。‘奉天讨罪’,以伐诸侯则可,以伐王则不成。”庄公曰:“寡人思不及此!”即命以大旆易之,仍使瑕叔盈执掌。其“蝥弧”置于武库,自后不消。高渠弥曰:“臣观周王,颇知兵法。今番交兵,不比平常,请为‘鱼丽’之阵。”庄公曰:“‘鱼丽阵’如何?”高渠弥曰:“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报酬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阙漏。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此阵法极坚极密,难败易胜。”庄公曰:“善。”全军将近葛,札住营寨。

世子诸儿以候病为名,不时突入闺中,挨坐床头,遍体抚摩,指问痛苦,但耳目之际,仅不及乱。一日,齐僖公偶到文姜处看视,见诸儿在房,责之曰:“汝虽则兄妹,礼宜避嫌。此后但遣宫人致候,不必自到。”诸儿唯唯而出,自此相见遂稀。未几,僖公为诸儿娶宋女,鲁莒俱有媵。诸儿爱恋新婚,兄妹踪迹益疏。文姜深闺孤单,记念诸儿,病势更加,倒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恰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有诗为证:

话分两端。再说周桓王自闻郑伯假命伐宋,心中大怒。竟使虢公林父独秉朝政,不消郑伯。郑庄公闻知此信,心怨桓王,连续五年不朝。桓王曰:“郑寤生无礼甚矣!若不讨之,人将效尤。朕当亲帅六军,往声其罪。”虢公林父谏口:“郑有累世卿士之劳,本日夺其政柄,是以不朝。且宜下诏征之,不必自往,以亵天威。”桓王忿然作色曰:“寤生欺朕,非止一次。朕与寤生誓不两立!”乃召蔡、卫、陈三国,一同发兵伐郑。是时陈侯鲍方薨,其弟公子佗字伍父,弑太子免而自主,谥鲍为桓公。国人不平,纷繁逃散。周使征兵,公子佗初即位,不敢违王之命。只得纠集车徒,遣大夫伯爰诸统领,望郑国进发。蔡卫各遣兵从征。桓王使虢公林父将右军,以蔡卫之兵属之;使周公黑肩将左军,陈兵属之;王自统大兵为中军,摆布策应。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