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托付[第1页/共2页]
童渊从书架中抽出五支卷轴递给姜盛,道:“这是我积年来练功的精要心得,固然不是甚么绝世武功,但对你此后的技艺涵养会有大用,你且收着吧。我本来想传给子龙,但他固然资质聪慧,却不管如何也没法参透这些东西,天赋是没法窜改的。现在传与你,也算了了我的一番心愿。”
童渊赶紧把姜盛拉起来,“不成不成!你我并无师徒名分,但一知己罢了。此番相赠,乃朋友之间,不成乱了干系。”
姜盛举起右掌,说道:“我姜盛对天发誓!平生一世都会经心全意地伴随童琳,爱她、敬她、护佑她,如违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姜盛道:“现在的大汉朝廷可谓是千疮百孔,危急四伏。起首,仆强主弱,寺人把持朝廷,胡作非为;第二,兵权旁落,各州刺史私蓄武装,对朝廷阳奉阴违;第三,士大夫治世,重德轻法,只顾世家好处,罔顾百姓痛苦。第四,各级官员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对官方之乱失策,致黄巾坐大。此为朝廷四大患!四磨难除,社稷难保。”
童渊道:“我救回琳琳时,她尚在襁褓,父母是谁,无人可知。天下间,只要我一个亲人,我之将去,总得有人照顾她。我但愿你能够照顾她一辈子。你可承诺?”
童渊赞道:“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子诚有此大才,当位列朝堂,护佑大汉江山。老夫与当朝太尉杨赐乃故交,可置信一封与你,着太尉公举荐你入朝,如何?”
姜盛道:“诛权阉、削兵权,强化中心集权;州官轮换,杀贪贿,清算吏治;百家齐鸣,促学潮,遍及接收德才兼备者受教诲;促法治,定法典,以律治国、管民、强军。朝廷之上,革庸臣,弃弱将,贤达文臣主政不涉军,能战之将领军不掌军。”
“这柄长枪传闻是战国期间秦国将领蒙恬的兵器,来源已经没法考据了。先师将它传到我的手中已经六十年了。我固然好武,但只喜武技、不喜交战,以是向来没有效过。本日考你,晓得你心存弘愿,正适合用此枪,就将此物传于你。”
童渊把三节枪柄依着罗纹接到一起,倒是一柄两米多长的长枪。
“能将领军,而非天下豪杰领军。善领军者,为将为帅,却非天下豪杰。”
姜盛道:“童琳对我情深意重,子诚铭感五内,刻骨铭心。”
童渊说着就推开书架,地上现出了一段长长的凹痕。童渊在凹痕中抠抠索索,拿出一根颀长物体来。
童渊道:“今后洞内物品就由你措置了,我这便教你如何消弭构造和入洞的法门。”
“前辈莫要乱想。”
姜盛道:“百姓是豪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万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撼动天下的,只要万千百姓!”
“何人可称豪杰?”
童渊道:“我平生无子,只收养一女,便是琳琳。这些日子,琳琳倾慕于你,朝夕相伴,悉心顾问你直至病愈,你可晓得?”
这物体内里用麻布缠绕着,看不出是甚么东西。
“前辈红光满面,恰是力壮之时,缘何有此颓废谈吐?”
姜盛道:“前辈有何见教?”
童渊带领姜盛分开了这个大洞,然后拐进了最内里的一个小洞,洞内整齐干爽,摆放着一排书架,上面堆满了各式百般的册本,竟然有竹简、龟甲、帛书、卷轴之类的书!
“此枪名曰天罡亮银枪,你要好生器重。但愿你果然如先前你所说,安宁天下、挽救万民!”
童渊对姜盛的阐发深觉得许,点头道:“天下虽是如此,可你我皆大男人民,还应尽本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