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托付[第1页/共2页]
童渊说着就推开书架,地上现出了一段长长的凹痕。童渊在凹痕中抠抠索索,拿出一根颀长物体来。
“前辈莫要乱想。”
“何人可称豪杰?”
姜盛道:“诛权阉、削兵权,强化中心集权;州官轮换,杀贪贿,清算吏治;百家齐鸣,促学潮,遍及接收德才兼备者受教诲;促法治,定法典,以律治国、管民、强军。朝廷之上,革庸臣,弃弱将,贤达文臣主政不涉军,能战之将领军不掌军。”
“来!子诚,你随我来!”童渊道。
这明摆着嘛,童渊是要收姜盛做关门弟子,只是这个门是山洞的门罢了。
童渊带领姜盛分开了这个大洞,然后拐进了最内里的一个小洞,洞内整齐干爽,摆放着一排书架,上面堆满了各式百般的册本,竟然有竹简、龟甲、帛书、卷轴之类的书!
“能将领军,而非天下豪杰领军。善领军者,为将为帅,却非天下豪杰。”
“我本身的身材我清楚,怕是光阴无多了。”童渊叹了口气。
姜盛道:“童琳对我情深意重,子诚铭感五内,刻骨铭心。”
童渊道:“你且收着,我另有一件东西要给你。”
童渊赞道:“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子诚有此大才,当位列朝堂,护佑大汉江山。老夫与当朝太尉杨赐乃故交,可置信一封与你,着太尉公举荐你入朝,如何?”
童渊把三节枪柄依着罗纹接到一起,倒是一柄两米多长的长枪。
姜盛道:“前辈有何见教?”
“陇西董卓、幽州郭勋、荆州徐璆等,谁可当得豪杰?”
姜盛把卷轴放在一边,然后双膝跪倒,举起双手,童渊横转银枪,交给姜盛。姜盛拜谢以后,这才起家。
“这柄长枪传闻是战国期间秦国将领蒙恬的兵器,来源已经没法考据了。先师将它传到我的手中已经六十年了。我固然好武,但只喜武技、不喜交战,以是向来没有效过。本日考你,晓得你心存弘愿,正适合用此枪,就将此物传于你。”
童渊低声吟道,连连点头,“子诚真乃弘愿之人,如此,老夫无忧了。”
童渊问:“依你之见,若那边理这四大患?”
姜盛道:“子诚服膺在心!”
姜盛道:“朝廷昏聩,寺人当道,京官人浮于事,处所官拥兵自重。从政职员,如大海内之鱼虾,固然有千百万,却掀不起甚么风波,与时势无用,难以救国。我若入朝,不但救不得朝廷,反倒先死在尔虞我诈中了。小子不知好歹,还望前辈包涵。”
这物体内里用麻布缠绕着,看不出是甚么东西。
童渊对姜盛的阐发深觉得许,点头道:“天下虽是如此,可你我皆大男人民,还应尽本分啊。”
姜盛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有鸟止南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庄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姜盛道:“子诚既非前辈子孙,又非爱徒,不敢受!”
“既然你有此心,我便将琳琳拜托与你。你即为童琳夫婿,便是我童渊以后嗣,接枪!”童渊持重地说道。
童渊道:“我平生无子,只收养一女,便是琳琳。这些日子,琳琳倾慕于你,朝夕相伴,悉心顾问你直至病愈,你可晓得?”
童渊笑道:“子诚的安然甚喜我心。那你有甚么筹算?”
“好政略!老朽自愧不如!”童渊击掌赞叹,“天下豪杰入朝领军但无军权,此法甚妙。”
“黄巾事小,剿贼的各路诸侯才是乱局之源,此番剿贼,必然借剿黄巾之机扩大分力,佣兵自重。到时候各路统帅因功受封,天然是群雄盘据,图霸一方,天下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