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番外之二 展昭笔记:朋友篇(上)[第5页/共6页]
是以乍见白玉堂之时,看他与柳青相对而坐,谈笑风生,旁若无人,我内心便按捺不住,怒意上前,劈脸便诘责了虞兄的下落。
畴昔他伫在都城的半年光阴,虽与其偶有来往,可促膝长谈之次数却屈指可数。对他的印象,前半期被此人一身的茫然无措所覆盖,而后半期,却也只欣喜着此人能降服伤悲,重拾抖擞起精力罢了。若今后未再相遇,于过后回想,他也不过仅是个在开封府所承办过的多少案件里边、一名曾横遭失爱之痛的受害者,一名痴情仁慈的大族后辈罢了。或许因他总让旁人看得有些省不下心,又有过一段不长不短的交集,是故让人印象较深罢了,光荣他终究能走出阴霾。
若非因本身,他又如何会身在此处?
而本身,本下了决计要护其全面,现在却反而让他勉强本身,乃至弄成此般狼狈的模样……
另有虞兄……
展某本思疑该是他家道高裕,已惯于居人上之原因,可又见他和普通百姓来往,态度未有分毫辨别,连同下人对话,也以平辈之礼待之,仿佛在他眼中,他只敬他所敬,举头而立,任何成分的辨别皆未能令真正的他低头。
黄磊明显也被这阵突来的惨笑惊乱心神,趁著马脚将其礼服以后,未推测那名方才还笑得令民气惊的少年,却忽地回身狠踹了地上人一顿,行动敏捷得实叫人骇怪,与堂上受审时的苍茫之象的确判若二人。
虞春的那匹座骑极具灵性,仿佛知悉自家仆人去处,竟是一起领头南行,遇有岔道,仅略加停蹄,复又决然择路奔行。偶有奔驰过分,乃至知立足等待,最后更领人穿越密林,直奔林深埋没之处,是以寻获出牠的仆人。
展某不肯掘人伤往,也便止住,未再持续细问了。
方才答允白玉堂的三日之约,实在展某无甚掌控,虽说约期本为旬日,乃我主动将其降至三日,但三日同旬日,成果实在并无分歧。
看着他肿胀的脚踝,触及他肌肤,酷寒若冰,快无一丝温度,莫名情感随即上涌,堵得民气口生闷。
待从公孙先生口中得知这番构思之时,包大人亦同感诧异,毕竟向来未曾听过哪名善人,为孤儿假想至此番地步,却真连善名皆不欲具有。
此玉为佩,质地温润,洁纯无瑕,乃上好之羊脂玉精雕而成,上头雕秋菊五朵,芳雅婉约,娟美清秀。以此而看,此枚玉佩应由女子配戴较为合适,可转念想玉仆人能够乃系虞兄——却不测并无高耸之感。
可厥后,展某却并未有机遇将玉佩还与虞兄,当然亦无从就那日练武场的失礼之举复向他道歉。
压下心底自责,展某不因为心中暗道,在将虞兄安然送回开封之前,毫不该再让他受上涓滴毁伤方是。
大堂上,真凶黄磊自知穷途末路,竟妄图挟持人质以逃脱,环境正危及之际,那名被胁在凶手身上的柔弱少年却突发大笑了起来,笑得张扬而猖獗,连刀锋在他项颈间抹出一道血痕仍犹若未觉,笑声里有着浓厚的悲凄与自嘲,看起来在笑,听着却像是哭泣,令闻者凄怆。
展某如何看,也没法将此人与苦主口中那穷凶暴极、会以乱刀残杀荏弱女子至死的狠戾之徒作相联。
经一番察望,肯定他确切周身无损,心头才放下一方重担。
他不明白展某乃是习武之人,复有内力护体,根底与他究系大不不异么!
……也是,展某见此人行事一贯率性而为随心而至,如同天涯大雁,便爱无所拘束。还是自在安闲、可肆意遨游的日子,于他比较合适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