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空手套白狼[第2页/共3页]
“真不上了,”章程一边出牌,一边笑道:“哥,要不是过年,我另有真事要求你。”
外婆给了他个白眼,抬杠道:“你个不识好歹的老东西,在别人面前显摆时如何不说这些?”
大舅傻眼了,外公吓坏了,恐怕这俩小子惹下滔天大祸,连王青山的顺风车都等不及坐,硬是打车票要他们从速去进烟,不然连觉都睡不着。
拿压岁钱,打牌,守夜,在乡村过年远比城里丰年味。
在乡村,有个城里的亲戚是非常有面子的事,何况章程是正儿八经的“贸易户口”。一进门,大舅二舅、大舅妈二舅妈就拉着问长问短,表哥表弟和表姐则透暴露一脸恋慕不已的神采。
“轻点,恐怕别人听不见啊?”章程狠掐了他的胳膊,不无对劲地说:“才八十块钱就成如许了?今后赚八千八万如何办?说真的,要不是为了渠道,这八十块我还真不肯意挣。”
“发卖渠道啊,我们通过卖烟跟他们建立干系,一复生二回熟,将来卖别的天然也能够找他们,不然光靠咱俩一根一根的卖,想赚八千八万要到猴年马月?”
老两口辩论,小辈们捂着嘴偷笑,但谁也不敢笑出声来。
吴小柱张大着嘴巴,如何也不敢信赖是真的,要晓得他爸那样的技术人,一天赋一块五的人为,还不必然每天都有得做。
“有甚么事固然说,都是自家兄弟,有甚么不美意义的?”
接下来的两天,章程并没有在大舅家呆着,给大姨和小姨拜完年,就和大表哥一起骑小舅的自行车一个村一个村转悠。重点考查村里那些小商店,体味乡村的卷烟市场。
章家三姐弟喜好给外公外婆拜年,不但因为有红包拿,并且来回另有小汽车可坐。
“搞不到我还能开这个口吗?就怕曹叔您嫌贵。”说完以后,章程恰到好处地敬上一根大姐夫刘思伟从南边带来的“良朋”。
老吴家的外孙,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他爸还是义士,应当不会信口雌黄。春节期间卷烟早脱货的曹仁贵当然不会错过机遇,饶有兴趣地问:“三儿,你真能搞到议价烟?”
大孙子捧的纸箱里装着烟和酒,二孙子的袋子里有衣服和鞋,返来一趟带这么多东西,外私有些心疼,自言自语地嘀咕道:“慧儿这丫头也真是的,每年都如许,就晓得乱费钱。”
“我信,我信,”曹仁贵回过甚,指着架子上那堆空烟盒问:“三儿,议价的大凤蝶和炮台多少一条?”
吴小柱一看有戏,立马吹嘘道:“曹伯伯,你不是不晓得,我姑在市供电局,我姑父是义士,我姐在特区上班,有甚么烟我弟搞不到?来……我给你点上,好几毛钱一根呢,千万别华侈了。”
路上车辆行人希少,再加上小车速率快,又不消像长途车那样停下来带客,午餐前就到达此行的目标地――龙海县东湖乡莲花村。
中间环节太多,供货渠道不畅,为了多进几条烟,不得不求爷爷拜奶奶,求下级多给点打算。打算经济的弊端可见一斑,不过对章程来讲这倒是商机。
“我过完年筹算去卖烟,想请你帮我做个装卷烟的盒子,就像电影里那种扁扁的、大大的,能够挂在胸前,还能够合上。”
为了不迟误章程的事,小弟兄们说干就干,夜也不守了,乒乒乓乓的干起木工活儿,锯的锯、刨的刨,忙得不亦乐乎。连表姐吴小莲都跑来帮手,怕卷烟放盖子上会掉下,用皮筋拉了好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