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心与孤云远[第1页/共2页]
可谁晓得,帛书上的笔迹却全都恍惚掉了,只剩下墨痕。
见孤二爷上来了,她赶紧问,“这位是?”
这下,孤飞燕惊住了。
祭台桌前挂着一副长长的画像,因年代长远,墨迹已经根基恍惚掉了,只能模糊看出画中是一名抱琴的白袍男人,背景有远山飞瀑,白云青松。就男人的脸型和身形判定出,他应当很年青,不老。
祭台桌上蒙了一层厚厚的灰,香炉中更不见香灰。无疑,已经好久没有人来祭拜他了。孤家的先祖灵位都在祠堂中,并不在这里。这个男人是何人?画像为何会被挂在这里祭奠?
孤飞燕取出一张金票来丢给孤二爷,冷冷道,“不想惹来杀祸就别有猎奇心,闭好你的嘴巴,别出去胡说话。”
这藏经塔是孤家大宅里汗青最悠长的修建,传闻有上千年的汗青。塔高七层,古朴寂静,就好似一名老者,耸峙在晋阳城中,耸峙在千年光阴中,谛视着晋阳城的变迁。
到了第七楼,映入视线的就不再是汗牛充栋的武学文籍,而是一张古朴的祭台桌。
孤飞燕对于这些文籍是不体味的,原主幼年时的影象也有些恍惚。
“不必看了,这些文籍跟那副画像一样,起码有千年汗青,甚么都看不清楚了。你小时候学的那卷药典,是这里头最清楚的一卷了,也就只要半卷不到。”
孤飞燕傻眼了,这么多,她要看几天呀?
她一边跟着孤二爷往上走,一边问说,“这些文籍都无用了吗?即便不能修气,亦可练武,强身自保,为何不消,白白华侈?”
孤二爷对画像并无兴趣,他走到祭台桌旁,将一字排开的十个大箱子一一翻开。孤飞燕看去,只见每一个大箱子里都装满了一卷卷帛书,帛书上又套了绸袋。就绸袋上绣着的字看,这些恰是医典和药典。
孤飞燕喃喃问,“这……这些都是族谱?”
她喃喃念出来,觉对劲境同这画像非常贴切,。只是,这诗中是否有隐意,她就不得而知了。
孤二爷被“杀”字惊出了一身盗汗,甚么都不敢问了,赶紧翻开藏于供桌上的构造,开启了劈面的石墙。
孤飞燕非常不测,臭冰块,靖王殿劣等人质疑她的药术,她都瞎掰说是家传药典里学的。现在看来,她也不美满是瞎掰呀!
孤飞燕又问,“族谱上可有记录?”
只可惜,孤二爷甚么都不清楚,一边往上走,一边抱怨不竭。
孤二爷猜疑地转头,“你忘了,你初学药学,就是从这里取出药典去自学的。”
孤二爷领着孤飞燕绕过一个坍塌的大殿,来到大宅后院的藏经塔。族谱就藏于这藏经塔顶楼。
孤二爷说着,忍不住感慨起来,“哎,燕儿,我们孤家当年同祁家但是平起平坐的。要不,也不会联婚呀!如果没有冰海那场异变,咱家必然不会沦落到这境地?”
孤二爷道,“我们远亲这一脉并无传承,其他的分宗分支,倒是出过几位名誉响铛铛的医师药师,哎,那都是数百年前的事了。”
如何会如许?
“燕儿,你这记性还不如二叔!上去吧,药典和医典都在顶楼。”
“琴归是何夕,心与孤云远。”
孤飞燕吃紧又翻开了几卷,环境却都是一样的。
孤二爷指着两侧的一栋栋文籍,一脸抱怨,“瞧瞧,这些是修气功法,这些是武学技术。凡是习武,皆要先修真气,后练武技。别人家所练的武技,虽失了真气仍旧可用。我们孤家这些技法,呵呵,若失了真气,那就都是些花拳绣腿了!杂耍演出还撑得住场子,强身自保……呵呵,甭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