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举荐[第2页/共2页]
“谁说谭大人没有任何建立的?”韩燕笑道,“谭大人一心运营县儒学,为我大周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良人才,这不就是最大的进献吗?”
韩彦还没有说完,谭教谕就赶紧笑着改正道:“是同进士,同进士。”
镇国公此番召问他,问的都是谭教谕的环境,看其是否能堪任康平县令一职。
他在康平县任县儒学教谕多年,一向都没能再动一动,固然借此而在县中堆集了很多人脉,也很驰名誉,但是到底意难平。
“同进士又如何?”韩彦笑道,“加上同进士,全部辽东府的进士才多少?”
一今后,又低头沮丧地怏怏返来。
谭教谕听了半晌,终究揣摩出味儿来,倾身低声问韩彦:“你是不是有甚么小道动静,以是本日才有此一问?”
如果他能够再上一步的话,那么上头没有人压着,将来想要在康平县大兴文教奇迹也就更加轻易了。
韩彦见谭教谕是真的没有多想,遂倾身问道:“莫非谭大人就不想本身做这个一县之主吗?”
谭教谕闻言非常冲动,一贯沉稳暖和的双眼这会儿尽是光芒,迟疑满志,好半晌才找回本身的声音,冲动道:“多谢多谢!”
固然韩彦说的是镇国公对他印象颇好,但是为官多年他如何不明白,即便是镇国公对他的印象再好,如果没有韩彦如许深得信赖和正视的人诚意保举,日理万机的镇国公,又如何会欢心到一个小小县令的变动。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韩彦见谭教谕猜到了,笑着点点头,低声应道:“我结婚的时候,国公爷见过谭大人一回,印象颇好。
“账可不是这么算的。”韩彦笑道,“在谭大人任康平县县儒学教谕之前,全部康平县秀才不出十个,举人更是可贵,就连岭南瘴厉之地也不比这儿更差。
谭教谕闻言,赶紧摆手笑道:“当不恰当不得!县儒学的学子中秀才不过一半,举人更是寥寥。放眼大周,比这成绩更差的县儒学屈指可数……”
“谭大人在康平县为官多年,名誉颇高,又确有政绩,国公爷当真考虑以后,便叮咛我事前来问问谭大人的意义。
“不过,你也晓得,我们康平县固然只是个小县城,却因为地接瓦剌,成为边镇重地。
这么一说,感受本身为官多年,还真是政绩暗澹……
这类事情对于他来讲,已经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