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第三次机遇》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高深莫测[第1页/共3页]

练兵之时,铁良也是会办大臣,他不由自主地笑了,嘲弄道:“某倒想袁公如何识人之明,本来俱是题目之功,怪哉,怪哉……”

听到此言,王士珍浑身一震,半晌说不出话来。本来他是直隶正定县人,家道贫困,出身卑贱,先为人放牛,随后投入杨瑞生旗下做一马弁勤杂兵一类。聂士成编练武卫新军时曾向杨调用军事人才,杨所开列的保荐名单中有一人便是守备王士珍。不料王被保后因病辞职,回籍养病,刚好这位王马弁为人无能,发愤向上,杨总兵便叫他冒充王士珍,顶名前去武卫新军报到,到后又因结壮刻苦,由武卫新军选送到武备书院受教三年,并插手过甲午之战,战后随聂士成驻军芦台,多年来一向冒用王士珍之名,真名早已无人知详。但因为杨府高低对其知根知底,是以他自起家后便不敢再登扬府只要偶尔手札来往。

唯有知根知底的“王士珍”蒲伏在地,颤抖不已,连连叩首:“臣冒……名,臣极刑……极刑!”

“皇上……”冯国璋大汗淋漓,叩首不休,“微臣铭记在心,必不负圣望!”

“聘卿,熟谙朝阳镇总兵杨瑞生否?”

王英楷浑身一震,跪地答曰:“恰是!”他当时与王、段、冯一起号称北洋四杰,只不过因为英年早逝,“龙虎狗”三杰的名头才分外清脆,实际上其资格比后三者还要资深一些,与袁的干系相对也要冷淡。

“臣不敢!”说是这么说,但谁都看得出来段祺瑞满脸挂着的猜疑之色,这类神采与其说不敢,不如说是在静候下文,等着天子的解释。良弼想了想那一夜的大火,看了看天子平静而又充满自傲的眼神,表情庞大地盯着段祺瑞,手紧紧地按在军刀上――大殿里只要他佩带着兵器。

“你们四个,朕一个个说来……王英楷朕便不提点了,尔的内弟估计连段祺瑞、铁良都不晓得,朕却晓得――不是叫孙传芳么……”

这不是杨度么?世人愣住了,叫他出来干吗?殊不知杨度自被敲打过后,已下定决计通过天子实现君主立宪,这两天便是忙于此事,随时赴养心殿问答。

“三位爱卿,不晓得朕有无说错?袁卿对你等俱有‘种植’之恩,尔等受他恩重必感激涕零,倘若尔等不思疑袁慰亭的罹难,不为他摇旗号令,朕反倒要狐疑袁卿的用人之道。”

“王士珍,熟谙此人否?”

“皇上爱臣如子,真圣君也!”铁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荫昌、良弼也纷繁拥戴,王英楷、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四人固然还是将信将疑,但还是沉默不语。

这话说得轻松,对三人而言无异于好天轰隆,怔在当场。如此隐蔽之事本该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如何天子悄悄松松地和盘托出,莫非有鬼?清朝天子无明朝帝王有锦衣卫、东厂、西厂一类机构,对大臣的节制和监督也非常放松,更何况袁世凯暗透题目更是奥妙,如何会?

“听朕说!”林广宇一拍桌子,大殿里便温馨下来,“袁慰亭春秋鼎盛,俄然之间便罹难,只如果个正凡人都会有思疑,也是人之常情,朕不计算。王商,将张徒弟写的文章念一遍。”

满大殿的人都被弄胡涂了,杨度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脑筋,没听叔叔提及过此事啊?

铁良方才就不喜段的行动,此时听得逼真,怒了!“大胆,尔竟敢思疑皇上!”

王士珍言语哽咽,连连叩首:“臣伸谢天恩!”

林广宇笑笑,涓滴不以几人的反应为忤。笑话,这都是当时中国最拔尖,最有识见、最有才气的精英分子,如果他们对所谓神迹坚信不疑,听了一篇文章便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实在是见鬼了,中国才真没希冀了。他不焦急,因为他有的是体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