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姑娘上学[第1页/共3页]
如许一想,马氏感觉仪华就是她儿媳妇的最好人选了,至于许配给哪个儿子,天然是宗子最好,只是年事长仪华多了些,不过也无妨事,如果今后朱元璋称帝,大郎便是太子,徐家岂有不肯意的事理?
退学题目就如许处理了,自此,仪华已经不是国公府的常客,而是每天都必须道国公府报导了。
大郎很有长兄之风,点头道:“去吧,且记得先生的功课。”四郎应了一声,刚要出去,却被二郎叫住:“老四,一会捉鸟去,我做了新弹弓。”四郎斜眼看了看哥哥,道:“你方才不是说要去玩蹴鞠?如何又要捉鸟?”
想来想去,还是趁着有功在身,为闺女求个好先生吧。
见宋濂收了仪华,马氏与谢氏皆是大喜。谢氏自是因为本身闺女寻了个顶好的先生欢畅,而马氏又多了一层心机。说她喜好仪华倒是不假,不过她想的更远些。朱家现在已有四个公子,儿子们一年比一年大,总要娶妻。四个儿子虽不是本身亲生,这结婚之事却也草率不得。朱元璋现在被称吴国公,瞧这局势,成王称帝是迟早的事,如此一来,这四个儿子也就成了皇子,皇子娶妻更是不能随便。
仪华这边小有愁闷,徐爹那边,倒是没闲着,得吴国公令,率军前后克高邮、淮安、兴化,朱元璋甚是畅怀。既是有功,便要夸奖,朱元璋倒是奖罚清楚的,及时便要犒赏,徐达却道:“国公且慢,徐达不敢受赏。”朱元璋不解其意,道:“天德1何出此言,现在淮东悉平,皆是你的功绩,怎就不受赏?依我看,不但受的赏,待回应天,还要册封。”徐达躬身道:“徐达并非矫意推委,实是有一事相求。”
二郎这才惺惺的回了位子。
四郎此时已让书童清算好了东西,起家道:“几位哥哥,四郎先回了。”
次日仪华一咬牙,换了身男童的衣裳,散了双鬟,绾了冠发,扎个头巾,坐到书案前面。
朱元璋倒是一愣:“何事你且说来。”
二郎还不安生,打量着仪华道:“你如何不穿花裙子了?”仪华也不笑,也不怒,只道:“先生不让穿。”二郎本觉得仪华会羞,会怒,不想她只如许一说,倒是没了下话,挠了挠头,只“哦”了一声。一旁的大郎道:“老二,还不归去坐着,待先生来了又要说你。”
接下来的几天,仪华都不如何说话了,说的多了,出错的概率就大了,还是闭嘴吧。
二郎将一瞪眼道:“你小子会不会说话,前主要不是你使诈,谁会输给你。”三郎起家,蔑笑道:“输了便是输了,你本身脑筋笨,还怨人家使诈,输不起就不要玩。”
此事想定,马氏暴露笑来。
国公夫人的面子不好驳,宋濂点头应了。
三郎亦是不平,道:“比就比!”
大郎携着几个弟弟进了屋,不见仪华,却见一个胖滚滚的男娃坐在那,待一细看,才瞧出是仪华的模样。二郎从哥哥身后蹿出来,围着仪华转了两圈,啧啧道:“哎呦呦,谁家的小公子?生的如此端方,只是,只是有点胖啊。”说完哈哈笑起来。
朱元璋同意仪华与本身的儿子们一起上课,但是人家宋教员还没批准呢。读书人总要有点小脾气的,马氏找到宋濂,与他一说,他竟是显出迟疑之色,马氏深知这位宋先生的本性,先是一笑,方道:“这丫头甚是聪明,不如先生先见上一见?”
次日接了仪华到国公府来,路上谢氏已是叮嘱了她:“本日要见先生,定要晓得端方。”仪华进了正堂,先是拜见了马氏,再站起家来,瞥见一人坐在一旁,五官端方,宽额细目,颌下须髯,四十几岁的模样,一看便是个读书人,猜想此人便是先生了。想了想便再次倒身行了大礼道:“小女徐仪华拜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