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征调民夫[第2页/共2页]
四年前他还是咸阳内史府中一个小吏,当初大秦方才灭掉楚国,就有动静从朝堂传出,丞相李斯发起修建秦楚道,除开能够让秦王巡游东南以外,还能加强咸阳和旧楚各地的联络,保持政令通畅,不至于有人造反还蒙在鼓里。
清河镇往南,有一座大山叫伏牛山。
几个月前齐国投降,齐国天孙贵族都被迁往咸阳,天下归一秦王即位称始天子,此时才腾脱手来持续修建联通天下的驰道,已经停了几年的秦楚道天然也再次启动。
而南阳地处中原要地,三面环山,只余南边一马平地直通襄阳,阵势平坦农业发财,所出产的粮食几近能够赡养大半个秦国,即便到了两千年以后,仍旧是中国最首要的粮食主产区。
县丞四十多岁,黑面长须,头戴玄色的竹冠,看起来非常老成慎重,他接过寥寥不过十多片竹简誊写的公文看完以后递给县尉,等县尉也看完还给县令以后才捋着髯毛说:“江大人,构筑咸阳直通南郡、长沙诸地的驰道部属早已耳闻,但传闻一向还未出商洛,如何俄然就要修我南阳至南郡江陵之道,现在顿时就是夏麦收割之际,一旦大范围强征民脚夫卒,恐怕会迟误夏粮收割,结果不堪假想……”
雉县县城并不算大,周遭不过十里,与同期间其他城池一样,四周环抱高约两丈的城墙,城墙由夯土构建,上面有箭塔和城楼,但不管是城墙还是塔楼看起来都破褴褛烂,很多处所乃至已经倾圮。
县令、县丞和县尉都在县衙内办公,而在秦朝的官员轨制中,县令就是一县之长,掌管全县的政务,由中心同一认命,丞尉都是其部属,由郡守认命,至于其他的差役和乡亭三老等职,都由县令认命,是以在这个一亩三分地上,县令的权限非常大,在县城内绝对是一言九鼎的人物。
雉县是南阳郡北方之流派,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江北亭拿着竹简,眉头渐渐凝集成一个川字。
一旦商洛和南阳连通,那么咸阳的节制力度很轻松就能深切旧楚境内,现在南阳郡守告诉部属各县征集民夫修建南阳至江陵的驰道就不奇特了。
城中间的位置有一栋青石修建,表面固然粗糙,但却如同鹤立鸡群普通正对着南边的城门,看起来非常夺目,大门上方悬着一块高三尺阔五尺的大匾,上面黑漆写着四个篆书大字,看起来充满了厚重严肃的气味。
这座屋子就是雉县县衙。
伏牛山下有一条河叫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