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杜学士好嘴巴,竟跟开了光似的[第2页/共2页]
太子眉头狠狠一跳。
“而最后一人。”穆庭冷瞥太子一眼,“恰是替太子跑腿,施压许正换囚之人,皇上若存疑,可传许正对峙。”
太子狠狠剜了一眼穆庭,转头跪下,对正元帝诚心开口:“父皇,儿臣当真不知为何庭弟要如此歪曲于儿臣,儿臣对您的忠心与孝心六合可鉴,还请父皇还儿臣一个公道!”
正元帝这回却没被他三言两语哄畴昔,只是面色庞大地开口:“这信上虽未有你的印鉴,倒是你笔迹无疑。”
此言一出,三皇子面露对劲,太子党恨铁不成钢。
他一大串话说完,满殿都堕入沉默。
早朝未下,正元帝与朝臣们还在持续筹议着关于长阳水灾的过后措置,便有宫人通报。
在他看来,太子换囚不太小事,可若连顺天府尹都能任其教唆,只知太子不知天子,那就其心可诛了。
左都御史冷哼一声:“瓜田李下,毫无廉耻之心!”
最后一人百官皆熟,他们或多或少都在东宫见过此人,是众所周知的太子亲信。
此时,太子神采忽青忽白,如何也没想到祝念安竟真的蠢到将把柄留着给人捉,更没想到穆庭短短时候就能查到这么多。
但不得不说他言之有理。
而底下五人不知被使了甚么手腕,对穆庭怕得不可,半晌间就将大实话秃噜完了。
“我还未提及你二人是何干系,太子便认定是私相授受么?”
“寂静!”正元帝警告地看了眼三皇子。
后者见机闭嘴。
最后一句话胜利叫正元帝皱起眉头。
百官也震惊不已。
三皇子知心开口:“父皇,这几人是否歪曲,叫大理寺一查便知,大皇兄直言本身曾未去过槐花巷子,但须知没有不通风的墙,依儿臣之见,可分开审判这五人,令其交代太子曾与祝二女人私会之时之地,再比对一番,今后处动手查明那些时候他二人在何地做甚么;且男女订交,除情信外两边总有信物可循,女儿家的珠钗环翠,男人的玉佩香囊,寻根问底总能查明出处,东宫与祝府的下人亦可叫大理寺严格审判,而这些函件的笔迹也可叫翰林院诸位大人合力比对,再按照此中内容一一查明究竟,公而告之,以此方可还大皇兄明净。”
正元帝沉吟不语。
正元帝怠倦地捏了捏眉心。
金銮殿。
穆庭大步进殿,哈腰施礼:“拜见皇上,幸不辱任务,臣已查明顺天府换囚案委曲,特来回禀!”
“儿臣……”太子脑中敏捷闪过每条路的利弊,终究闭眼开口,“回父皇,儿臣的确与祝二女人有私。”
“穆庭!本宫与祝二女人为点头之交,并忘我相授受,仅凭几封手札,你如何敢歪曲于本宫?!”太子冷声开口。